那是民国初年,翻修这个院子的时候,特地找巧匠仿照储秀官后殿“丽景轩”的窗户模样做的。
却不成想,偶然插柳,此举在夏季的时候竟另有妙处。
敢情刚搬进新院儿的时候,洪福承手里刚纳了一笔不小的贿赂,就很想好好安插一番。
少年时好养鸽子,爱垂钓。中年喜京剧,逛阛阓,更好玩坤角儿和女伶人。从二十刚出头,吃喝嫖赌就已经玩得相称高深老练了。
到时只需沿墙留出一米多便道来,其他部分围土泼水,待冰厚两三寸,便可得一偌大的人造冰场。
别看他破案无能,但善于寒暄。并且因为家里有钱,也并不剥削部属,用来应酬同僚、下属甚为风雅,各方各面分缘都好。
但竹不扎根,没几天就黄叶儿了。
因为被街道工厂当作了办公区,西跨院的屋子庇护的杰出。
不过与之相对的是,东跨院却年久失修。
从西洋小楼出来,跟着就漫步到了连在一起的北路西跨院和东跨院了。
想来,这便是当年大兴土木刨坑挖池运走了一些土,然后重新填埋时,就只能挖院里其他处所的原因了。
用饭也有讲究,吃饺子叫“接元宝”。且盘中饺子不成吃光,要留一两个,谓之“压盘”,意义是越吃越有。馒头则叫“大发”,意义是发大财。
继而为池中之水也是大动兵戈。洪福承先是找人来担,但随担随渗,家里井都快枯了,也仍不满一池。
日久天长,天然窗棂残破,流派倾斜。
洪衍争、洪衍武和陈力泉听闻后,惊诧不已,他们这才明白为甚么东跨院的地基,会比西跨院高耸地低了半尺。
有一次唱《探母坐宫》,竟然把“孩子”拿倒了。自此人送外号“电台红(洪)”,意义只能听,不能看。
西跨院比较大并且划一,是洪家一家之主的寓所,也就是洪衍武的祖父洪效儒的昔日住处。
这两处院落的环境迥然分歧。
长此以往,几个夏季下来,就连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大奶奶都学会滑冰了。
人在上面滑行,竟和“太庙”冰场结果普通无二。
院里已经爬满了“登山虎”,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可本来墙下栽种的几棵桃树和一棵大芭蕉却已经枯死了。
这时,洪禄承为了让妻儿安神,也为了和缓刚才在西洋小楼里降落的不良情感,就给大师又讲了讲当年这两个院儿里风趣的琐闻逸闻。
他便又外雇专人来担,精卫填海般,不分日夜担水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