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件事中,楚昊的确表示不错,弘业帝要赐与夸奖,也在道理当中。
“楚爱卿在盐引派发一事上,初创纳粮换引之法,还顺带处理了历阳赈灾粮的费事,朕心甚慰。
固然楚昊预感到这是成谨给他挖的坑,万分不肯接下这个差事,何如方才升了官,成谨那番话又辩无可辩,只能硬着头皮回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楚大人半月之前才升任户部司员外郎,现在再次破格汲引,连升两级,仿佛太快了吧?
楚大人固然年青,资格不敷,但其办事才气,众臣有目共睹。
动机一闪而过,楚昊心下安然。
看到这副神采,楚昊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楚昊赶紧跪地谢恩,“臣接旨,谢陛下恩情。”
“父皇,儿臣另有事启奏。
“楚爱卿,朕任命你为钦差,代朕前去历阳,专责监督赈灾粮发放事件,如有官员胆敢贪渎赈灾粮,不管是谁,可先斩后奏!”
满朝文武已经通过各种路子,大抵体味了丹阳吕氏的态度,也晓得盐引派发一事,过程中固然也有些波折,却没有象往年那样,各大盐商和幕后代家大族暗中斗法,闹得乌烟障气。
可让他不测的是,成谨脸上竟然古井不波。
“臣遵旨。”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成谨竟然第一个站了出来。
莫非二殿下打压楚昊不成,成心拉拢示好?
柳长庚故意提出反对定见,何如成谨所言句句在理,让人没法辩驳,只得暗叹作罢。
为此,儿臣以为,应尽早派人前去历阳,帮手历阳郡守安抚哀鸿,同时监督赈灾粮发放。”
何况楚大人如此年青,恐怕有力胜任此职,还望陛下三思。”
可还没等他分开,王朝恩就已颠末来了,“楚大人,陛下在御书房召见。”
之前他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儿,面对成谨这位二皇子的打击,没有涓滴抵挡余地。
楚昊闻言,当即心头一跳。
儿臣信赖,以楚大人表示出来的才调,足以胜任户部左侍郎一职。”
现在他已是户部左侍郎,堂堂正四品官员,成谨再想对于他,可就没那么轻易了。
“启奏父皇,儿臣发起,新任户部左侍郎楚大人可堪此任。”
“启奏陛下,老臣认同两位皇子的发起,楚大人在户部任职以来,一向勤恳有加,有目共睹。
难怪成谨第一个跳出来让他担负户部左侍郎,本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何况楚大人曾以一己之力揭露赵无极贪腐案,由此可见,楚大人不但慧眼如炬,并且不畏权贵,由他卖力监督赈灾粮发放,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