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已经将在梁山遇险一事的颠末,照实写成奏书呈送都城了。
可独一让弘业帝不太对劲的是,楚昊的出身。
李达带着宣华公主很快回到都城,并且将楚昊的奏书,以及他从山洞里缉获的物证,一同呈送到弘业帝面前。
“楚大人明显是父皇认命的钦差,可有些人竟然胆小包天,公开收卖恶匪,要侵犯于楚大人,父皇,您必然不能放过那些好人哪!”
好一会儿以后,方才搁笔,苦笑一声,“裴大人言重了。
毕竟,身为郡尉的裴阳,身负历阳郡内治安重担,却放纵熊耳山匪患横行,而事发地又在梁山县境,究查起来,刘修文一样难逃罪恶!
又是户部尚书柳长庚高足,才气不容置疑。
“呃,对,给楚大人讨公道,宣华,从速去看看你母妃吧,你母妃这两天担忧的茶饭不思,眼睛都哭肿了,快去吧。”
如许的身份,将来能包管宣华一世无忧吗?
但他的宣华可分歧。
公主在历阳遇险,如果陛降落罪,本官也难逃惩罚,即便故意替裴大人说好话,恐怕也没阿谁才气。
“更首要的是有胆有识,面对穷凶极恶的绑匪还能沉着行事。”
书案后,楚昊把方才写好的手札密封,继而递给裴阳。
宣华公主走了。
裴阳一改以入库骄横态度,陪着谨慎赶到了驿馆,刚一见面就诉起了苦。
可梁山县风波却未就此结束。
楚昊此人,弘业帝对他印象还是较为深切的。
究竟也的确如此。
同时他也想操纵此次为刘修文求官一事,摸索一下裴家对他和五皇子的态度!
贴身小棉袄一顿输出,弘业帝一颗心早就化了。
不过,下官向来恩仇公明,也不喜好因公废私。
李达刚走,楚昊就派人把裴阳请了过来。
可惜,能够入他眼的世家门阀中,并没有太合情意的后辈后辈,不是过分纨绔,就是过分渣滓。
收起心机,这才拿起楚昊的奏书和李达供应的证据看了起来。
“是替楚大人讨公道!”
揭露赵无极贪腐案,初创纳粮献引,将盐引派发刻日延至十年,一举处理了每年盐引派发引发的世家争端。
年过六旬,他是趣发心疼这个小女儿了。
更让他来气的是,稍差一点的,他成心代人传话,那世家属长竟然推三阻四,仿佛他最对劲的宝贝女儿配不上对方的儿子似的!
爱女安然返来,弘业帝哪故意机顾及这些?
“好好好,都听你的,父皇毫不会放过那些好人,替朕的女儿讨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