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压力不是来自于明军的,那么必定是在他们内部产生。
老道说道,“张献忠部下中,有一个叫罗汝才的,精于策画,人称‘曹操’。他向张献忠献计,要他善待盐商、粮商而重处银商,说白了就是与盐商和粮商合作,张献忠保他们的产业、店铺不受流寇侵害,而他们向他公开里运送盐、粮,乃至帮他们采办军器等物质。所谓重处银商,实在不但是处置票银兑换的贩子,而是对除盐、粮贩子外的其他统统贩子停止剥削,稍有不从就扣他一顶奸商的帽子,杀其百口,占其产业。如此,他们一方面包管了后勤,一方面又有了银源,天然能够安身山西了。”
“本来也是靠打家劫舍。不过看到张献忠那边的体例好使后,他也这么干了。陕西罹难没有陕西那么严峻,以是他的赋税相对比较充盈。高迎祥这小我,比张献忠要讲事理些,口碑也要好一些,没有张献忠那么嗜杀,以是在本地比较受尊崇,百姓说他有帝王之相。”
老道不屑地一笑,“这个王自用最是好笑,半年前刚刚才有些花样,就听了一个狗头智囊的话,对外放动静说他得了帝王卷,言下之意就是他能成帝王,让各路流寇人马都来凭借于他。可他也不想想怀璧其罪的事理。其他流寇一听他有甚么帝王卷,顿时调头去打他,掠取这个帝王卷。成果客岁底,他大败于李自成,本身都被俘了。以后,李自成跟他要帝王卷,他才说哪有甚么帝王卷,都是他本身吹的。哈哈,你说此人是不是蠢?”
老道翻了几页纸,然后又说道,“对了,另有一条首要的谍报,传闻张献忠那边,想和其他三十四路流寇一起,拜高迎祥为盟主。到时这些兵马合称三十六营,高迎祥就是三十六营总盟主。这事儿现在正在参议阶段,还没有落实,不过应当也快了。”
“这罗汝才倒有几分本领。那陕西那块呢?”秦书淮又问。
李自成可没王自用那么傻,他就是获得了帝王卷,也不会说出去的。
秦书淮心道,如果是李自成最后剿除的王自用,那没准还真存在甚么帝王卷。
又问,“山西比年干旱,这张献忠赋税何来,如何赡养十万兵马的?”
“他的财路是从哪来的?”
老道拿起几张纸,这是他摘的重点。
他返来,一是来清算产业,筹办搬往天津的白莲教总舵,毕竟他今后要在那扎根了。二来是跟朱雀堂的弟兄告别,同时与邱大力等人一起协商朱雀堂新香主的人选,趁秦书淮在帮里好让他从速批准。第三,也就是最首要的,他带来了花沉清算的第一批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