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案影响深远、性子卑劣,死者乃是长孙无忌之嫡子,怀疑人乃是房玄龄之公子,早已牵动四方好处,故此另有侍中魏徵、礼部尚书令狐德棻、河间郡王李孝恭等等朝廷大佬坐在一侧旁听,以包管审案之公道。
孙伏伽微微皱眉,略偏过身子,对身边的刘德威说道:“外间百姓士子云集,一旦案件审理呈现偏差,极易使得舆情狼籍,导致严峻结果。此地乃是刑部衙门,刘尚书何不调派衙役将其尽皆遣散,以防不测?”
朝廷上的衮衮诸公,莫非你们就不会睁眼看看吗?
若非有着天大的委曲,如何能用满腔肝火铸成这等雄阔壮烈之诗篇?
一旁的李孝恭微微叹口气,心中有些不舒畅。他与房俊打仗很多,晓得这个看似暴躁行事随性的青年骨子里是多么的傲气嶙峋!那是一种仿佛站在云端之上俯视众生的傲然,那是一种胸怀四海志在天下的派头!
大理寺卿孙伏伽、刑部尚书刘德威、治书侍御史刘洎,“三司使”尽皆在坐。
目光环顾堂中诸人一圈,或是满含怜悯唏嘘不已或是对劲洋洋幸灾乐祸,各种姿势尽收眼底。
礼部尚书令狐德棻则嘴角含笑,心中甚为敞亮!
三人嘀咕几句,归正闲着没事便想要坑害别人一把,没有得逞也无所谓,便都偃旗息鼓,闭嘴不言。
统统人都在等房俊认罪。
就算朝中有那么一两个龌蹉小人行此凶险奸滑之行动,还是清正廉洁的官员居多。颠末“三司推事”的审理,必定会还房二郎一个明净!
是侍从李二陛下的志愿昂首认罪,以待后续的赔偿?
孙伏伽瞅了房俊一眼,大声说道:“房俊,关于长孙澹被杀一案,尔可认罪?”
故此,百姓和士子全都涌到刑部分前,等候着第一时候收到案件审理的成果……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便有堂下几名衙役应了一声,前去大牢提人。
刘洎翻个白眼,淡淡说道:“御史台卖力监察百官,那里有跟百姓大交到的经历?还是刑部的衙役大多出身官方,更加亲民一些,想必百姓也更信赖他们。”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