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无利则散[第2页/共4页]

房俊便转头瞅了马周一眼。

如果李恪持续保持争储的姿势,必定不得善终……

时也,命也。

所谓的来自于前隋遗臣的支撑,莫非当真就如同他们标榜的那样,是因为吴王李恪身负前隋血脉,想要一心一意的将李恪推上储君的位置?

李敬玄对峙让吴王李恪争储,这不是为李恪好,而是害李恪!

既然争储有望,那就退得彻完整底。

轻拍了一下大腿,神情有些冲动:“殿下贤明果断、韬略过人,韩伯玉何必这般妄自陋劣?说句大不敬的话语,太子脆弱、身有残疾,贫乏君临天下的胆略;魏王肥硕、心底阴私,没有九五至尊的派头;齐王恶劣、蜀王木讷,其他诸王尽皆年幼,才疏识浅,唯有殿下方是大唐将来之圣君!此时固然该当韬光养晦,静待崛起之机会,但是又怎能平灭胸中壮志,甘于屈居人下,将皇位拱手相让?韩伯玉此语,大大不当!”

现在却假仁假义一副忠臣国士的嘴脸,信誓旦旦的要扶保吴王李恪上位,谁信?

马周脸容一黑,我这是夸你吗?这个厚脸皮的败家玩意……

海军书院一向在京兆府的运作当中,马周对于详情也不甚了了。现在听闻这个数字,算是见地到了房俊的“败家”派头!

皇权至上的年代,天子一声令下,便是万千民夫的磨难之时。始天子为了北拒匈奴,用亿万骸骨垒砌了万里长城;汉武帝为了雄图霸业,竭泽而渔普通透支国力,无数汉家儿郎埋骨荒凉……

李敬玄愤然道:“殿下这般脆弱,倒是出乎于微臣预感以外。微臣赤胆忠心,一心一意扶保殿下介入九五至尊之位,但是本日方知一向都在置殿下于险地,心中不堪惶恐,在此赔罪。”

无益则来,有利则散,多么实际……

毫不在乎马周不爽的神情,房俊自顾自道:“五百万贯!”

大隋都亡了多少年了?

李恪赶紧道:“敬玄这是为何?本王天然晓得敬玄美意,能够有二位经心帮手、竭诚相待,本王何其荣幸也?快快起来!”

何曾有人在乎过那些为此丧命的民夫,何曾有人在乎过白白浪费在此的民脂民膏?

明知全无但愿,却还是心存奢念,这不是固执、不是勇气,是笨拙!

或许真的有,但是绝大多数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

春寒料峭,轻风掠过湖面,出现阵阵波纹。

房俊不答反问道:“马兄只是心疼朝廷要承担如此庞大的支出,但是有否想过,这些钱终究流向何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