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四周前来参军的青壮尽皆神情冲动,齐齐拥戴。

这是实言,固然听上去令人非常不爽……

“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

一首首热血激昂的诗篇,在长安城内掀起滔天的波澜!

“同去,同去!”

“哈哈,兄长公然豪气干云光亮磊落,能与兄长订交,乃是小弟之福分!自该守望互助,一起闯下一番功业!走,我们同去!”

房俊这些惊天动地的诗词一经面世,便将大唐的读书人骨子里包含的中原灵魂完整激起!

人群像是被平分的潮流普通,自中间闪出一条通道,李君羡挡在李二陛下身前,李二陛下背负双手跟在后边,看着惶恐闪避的人群,低声哼了一声,道:“李将军当真好威风,好煞气!”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藏匿随百草……”

李二陛下按捺不住心中惊奇,低声扣问。

从古至今,向来没有读书人情愿去当一个随时随地都能阵亡疆场的大头兵……

更别说那些向来自以为“人上人”的读书人了,世家门阀的后辈有着武勋的传统,进了军队便是中高层的将领,兵戈的时候躲在前面监督兵卒们冲锋陷阵,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乃是常态,又有几个当真马革裹尸为国捐躯?

“本来是仲明贤弟……”

杜甫的《兵车行》大抵还得一百年才气写得出来,但事理倒是相通的,盛唐之时百姓参军尚且如此艰苦,更何况是百废将兴的初唐年间?

怀德兄愣了一愣,大笑道:“贤弟之言有理,是为兄陋劣了,能够写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房二郎,又岂会同吾等世家沆瀣一气,贪墨军功?不过贤弟有一言,为兄不敢苟同。为兄亦是七尺男儿,又岂是仗着家属背景才气立于这六合间?我们便一起参军,并肩作战,三千里外觅封候!”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繁射杀五单于!”

读书人能够寻求权力祸乱朝纲丢了大明万里国土,读书人也能前赴后继断头留发不弃中原衣冠……

除非朝廷征发的兵役,不然没人情愿主动去从戎。

“怎会又如此之多的墨客前来参军?”

前边被挤的青壮转头待要发怒,却见到那一方白玉砥砺团龙纹饰中间刻了“百骑”两个字的腰牌,神采一变,一句话也不敢说,从速让开避玩一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