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能够名垂千古之巨人,必定是在某一方面的成绩臻达顶峰,这一点绝无幸运。而孙思邈恰是仰仗这部破钞了平生心血之《令媛方》,被后代尊称为“药王”,奠定其在中华医学上震古烁今高山仰止之职位。
说到此处,孙思邈看了房俊一眼,意味深长道:“就算你肯将全数身家都搭出来,恐怕所获得的不是誉满天下的名誉,而是肘腋之患……”
孙思邈心胸世人悬壶济世,终究名看重史万世流芳,成为医学界巍巍高山普通的存在;李二陛下孜孜不倦的寻求“千古一帝”的隽誉,企图通过征服高句丽超出秦皇汉武,却终究沉沙折戟铩羽而归,郁郁而终……
运气,偶然候就是这么奇妙。
不择手腕的固执寻求,反而结局不如人意。
孙思邈却点头发笑:“二郎觉得医道如儿戏哉?”
这几部书的意义不凡,必定了不成能高价刊发,将将收回本钱就算不错,毫不成以之取利,不然天下风评将会对房俊极其倒霉。
《令媛方》一出,受惠的可不但仅是大唐百姓,届时这本医术必定传播天下,人间统统之百姓,不管华狄,不管中外,皆可从中受益无数……
房俊吸了口气,将书稿悄悄放在桌面上,视若珍宝,轻叹道:“此书一出,天下名医辈出,万民有福矣!”
胜利绝无幸运……
房俊有些懵,这不就是流芳百世、名标青史的《令媛方》么?!
孙思邈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尚需熟读铭记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不然,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熟读此方者,若能深思妙理、留意研讨,始可言已入医道矣。但若仅止于此,远远不敷,还需浏览群书,深明奥义,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休咎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孙思邈本意便是想请房俊帮忙发行此书,毕竟作为大唐稀有的富豪,又掌控着大唐最大的新式竹纸作坊,活字印刷更是出自他手,实在是没人比房俊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