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 何以为师[第1页/共4页]

只是看到最后,倒是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最后,只剩下齐威一小我孤零零的站在远处,被两个门生一左一右的搀扶着,只是那两个门生固然碍于照顾教员不得分开,却还是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着这边张望。

世人见到那句“古之贤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世人,其下贤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不但各自脸红,羞恼之余,亦不由暗自揣测:本身这些年接受着世人吹嘘、门放学子恭维,是否已然忘怀了当初的治学之心、肄业初志?

“啊……是是是,是门生的错……”

每看一遍,仿佛都能有新的感悟涌上心头……

嗯,就是如此!

仅只是看了开篇这一段,孔颖达与马嘉运便一脸震惊之色!

实在是出色绝伦!

国子监的学子固然皆乃贵族之子,但亦是贵族当中的精英,诗词文章天然深有成就,只是大略的朗读一番这篇文章,便能够批评其好坏之处,毫无不测,几人尽皆被这篇文章那满溢的才调所佩服!

诸人一边看,一边内心纠结。

最狠的,乃是最后一句。

“时唯夏季,群贤毕至,有老朽抱残守缺,不知为师之道、不懂进学之阶,余不忍其行差踏错、误入歧途,作《师说》以贻之……”

孔颖达被这一阵吵嚷惊得回过神,顿觉老腰欲折,从速直起腰,手扶着腰间,见到几个国子监学子都聚精会神的旁观品读这篇文章,便大是欣喜,温言道:“这篇文章,尔等当好生品读,不时背诵,服膺此中之教诲,则毕生受用无尽矣!”

魏晋以来的门阀轨制因循,贵族后辈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前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此言恰是,诗词小道,靠的是天赋异禀、佳句天成,但是论起文章经义,若非几十年之浸淫沉淀,焉能有所增益?”

谁是老朽?

孔颖达点头晃脑,看得如痴如醉!

隋唐以来,第一文章?

一群大儒怒斥喝骂半天,眼瞅着人家房俊身影都消逝在山脚下,顿觉无趣,纷繁闭嘴,然后便见到孔颖达与马嘉运站在那篇文章之前,弯着腰,一言不发,不免感觉奇特。

何者为师?

这一下,大儒们更是抓心挠肺,想畴昔,但是方才那般贬低人家,这会儿实在是放不下颜面……

不免汗颜不已。

几个大儒给齐威让开一点位置,令其近前,细细旁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