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敢提让魏王代太子巡抚关中?谁敢提,谁就是不把大唐律法放在眼里,就是不把天家严肃放在眼里,就是目没法纪,就是大逆不道!
如何滴也得把你拖下水,有良策结束今儿这朝会便罢了,如果尽管浇油不管灭火,有你都雅!
不过乎情面纲常商定俗成罢了。
天子也不可。
岑文本可不管他们,自顾自的说道:“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为念。明推举,慎奖惩,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打猎玩耍之娱;去豪侈俭仆,减工役之费……魏王于永兴坊兴建府邸,装潢富丽,所费奢糜,且多有逾制之处,臣恳请陛下下旨降罪……”
这是原则题目,一步都不能退!不然本日退一步,明日退一步,后日就该退位让贤了。
朝堂之上吵作一团。
李二陛下一张帅脸先是黑得发紫,接着紫里透红,羞愤交集,肝火万丈!
那更不可!你当天子的都不把端方放在眼里,还如何管别人?今儿是魏王逾制,明儿换成齐王,后儿就是晋王,归正你老李家猴子多,那还稳定了套?
即便贰内心以为太子不肖,但再不肖那也是太子,自当好好调教便是,毫不成等闲易储,摆荡国本!
凶险!
“臣闻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以是定其世,有始有终,以是隆其基。明天虽亿兆群众安然无事,四方安宁,既承篷乱以后,又接凋敝之余,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避犹少。覆盖之恩显奇,而疮痍尚未规复;德教之风提高,而资产屡空……”
若不是他给了大师一个“莫须有”的信号,谁敢在朝堂之上公开辩论储位?
李二陛下只感觉脑仁疼,心头恼火,却从未想过,现在满朝文武如此势成水火辩论不休,恰是因他对于魏王李泰态度含混所起。
特么乱子都是你惹的,惹完了在一边装纯情?
他走出班列,躬身见礼,手中勿牌再次高高举起:“臣有本奏!”
此言一出,世人另有甚么不明白的?
别扯了,魏王就是魏王,再大也大不过太子,利用太子的规制就算是逾制,那么代太子巡抚关中算是甚么?
由魏王代天子巡抚关中?
想得美!
岑文本并不直接抬出吴王李恪,因为李恪虽有贤名,但是并不为陛下所喜,不管是否易储,都不会有李恪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