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定制,以尚书摆布仆射、中书令、侍中为宰相。自李二陛下即位以来,宰辅之位不轻以授人,赐与“参与朝政”、“参知政事”等名义。此前申国公高士廉、宋国公萧瑀,并无宰辅之官职,却可参与朝政,二人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意谓与侍中、中书令不异,亦是宰辅之一。
李二陛下目光从殿上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见到并无贰言,非常对劲,语气和缓一些,又说道:“刘德威致仕告老,刑部尚书之位已然空缺多时,本日诸位宰辅都在,无妨铨选出一个合适之人选,就不必再走政事堂的法度了,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殿上大臣各怀心机,沉默很久。
李二陛下眼睛一眯,未等说话,吏部尚书李道宗站了出来,大声道:“还请陛下三思!房驸马才气出色,用兵如神,数年来大仗小仗无一败绩,在军中深受敬佩恋慕,且其先前担负兵部侍郎之时,对兵部诸多鼎新,现在皆见效果。眼下兵部尚书固然由兵部左侍郎郭福善暂摄,却并非悠长之计,特别是在东征即将开端之时,兵部之运转乃是重中之重,故此微臣觉得,可任命房驸马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
话音刚落,萧瑀便蹙眉说道:“刑部掌天下科罚之政令,以赞上正万民,凡法规轻重之适,听断出入之孚,决宥缓速之宜,赃罚追贷之数,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肃邦犯。如此公道严肃之衙门,自当择取一名公道廉洁之老吏坐镇值守才行。郧国公张亮夙来行事张扬,志趣奇谲,外浑厚而内怀诡诈,虽有赫赫之功劳,却实在分歧适担负刑部尚书之职。英国公贵为宰辅之首,自当替陛下殚精竭虑保举贤达,焉能任用私家、任人唯亲?”
李二陛下暗骂一声:特么一群老狐狸……
但是令大师不解的是,在此之前天子还不竭的冷淡长孙无忌,不遗余力的打压减弱关陇贵族,怎地一转眼的工夫,却又亲手将长孙无忌搀扶到这等近乎于无懈可击之职位?
实事求是的说,比长孙无忌更合适“太子太傅”这个位置的人几近没有。
大臣们之以是惊奇,是因为房俊本年才刚及弱冠,如此之年纪莫非就要登阁拜相,成为大唐帝国宰辅之一了?
每一次的朝局变动,都会预示着有人失势、有人上位,各个好处个人乃至会由此而激发一场动乱,朝局权势完整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