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1章 权衡利弊[第2页/共4页]

以是现在长孙无忌不管如何对待丘行恭,乃至于如何讳饰,都已经无关紧急,因为终究的决定权在天子手中。

孙伏伽道:“陛下有旨,丘行恭不管是否有罪,但是其一身功劳倒是半分不掺假,以是不成刑具加身,以全君臣之交谊。当然,此案乃是赵国公您主审,下官等人皆是陪审,以是动刑与否,您全权措置,吾等皆无贰言。”

……

对于长孙无忌此人,丘行恭实在一贯以来都是非常不屑的。

多说这么一句,还不就是回寰方才被丘行恭那么一句话给吓得怂了以后的影响?

现在见到长孙无忌成心推委、孙伏伽偶然穷究,张亮与刘洎对视一眼,非常默契的齐齐向后靠在椅背上,冷眼旁观,偶然干与。

那么题目来了,那些人当中,莫非只要关陇贵族参与此中?

起首,李二陛下的旨意便有着很大题目,似私铸货币这等大案,必然要与谋逆之举有所牵涉,而这等大罪如果不能施以酷刑、击溃其心防,如何能够痛痛快快招认呢?

至于张亮与刘洎,这二位底子志不在司法,偶然掺杂此中,这件案子穷究下去必然连累甚广,到时候他们两个进退失据、弃取两难,出了获咎人以外,好处都将被长孙无忌与孙伏伽捞走,何必来哉?

孙伏伽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做事,凡事总得前后考虑、衡量利弊,以是究查与否,只能交由陛下来决计,他们这些人既无权、更不敢私行决定。

孙伏伽从速道:“下官正有此意!”

有多少文臣?

喜好天唐斑斓请大师保藏:天唐斑斓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四人闷声不语。

有没有山东世家?

他到底是刚正之人,这么多年大理寺卿的位置稳如泰山,早已将国法法规深植在脑海当中,他可觉得了朝廷大计、东征国策做一些让步,却不能容忍李二陛下干预司法,直接将此案定性,予以闭幕。

如果放在以往,孙伏伽当然不怕艰巨,他一身清正忠肝赤胆,岂能害怕那等魑魅魍魉、跳梁小丑?

又有多少武将?

大理寺官吏狱卒齐齐上前,将丘行恭带了下去。

长孙无忌这才回身,笑问孙伏伽,张亮,刘洎三人,道:“这件案子牵涉甚广,早已非是等闲谋逆便能够概括,一个不慎便是朝野震惊、风卷云涌,吾等委实难以决定,不若我们连袂入宫,一起向陛下叨教,如何?”

细思极恐……

到时候你两端难堪,但是比眼下老子甚么都不说要更加难。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