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1章 西域局势[第3页/共4页]

只要安西军能够击溃来犯的阿拉伯人,那么所谓的吐蕃居高临下进逼西域乃至截断丝路就是一个笑话……

窗前是一颗冠盖如伞的大槐树,遮住了酷烈的阳光,枝叶间洒下细细碎碎的光斑,殿内正中则摆放着一个庞大的冰盆,冰块儿渐渐溶解,开释出沁凉的寒气。

内侍总管王德正批示着几个小内侍持着粘杆,将树上嘶叫的知了一只一只的捉下来。气候太热,半丝冷风也无,几小我热得汗流浃背却也不敢停歇,天子陛下正在殿中措置政务,如果因为知了的嘶叫声扰了陛下,担搁了政务,那可了不得。

“去将英国公叫来,便说朕有政务相询。”

他本身亦是出类拔萃的统帅,天然明白李绩所言句句在理,恰是行军兵戈所必备之要素。

神龙殿。

李绩正在府中与朋友饮茶,听闻陛下相召,从速换了一套衣衫,也来不及沐浴,便策马赶到太极宫。

李绩谨慎道:“阿拉伯人究竟如何英勇善战,微臣只是从来往西域大食的胡商处闻听一二,并未曾亲眼所见,以是阿拉伯人与吾大唐雄师到底孰强孰弱,微臣不敢妄下断言。但是行军兵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对于阿拉伯人之根底一无所知,任何战果有能够产生。再者说,未虑胜先虑败,不能自觉标自傲于大唐虎贲之气力,而是该当在未战之前便考虑好各种成果,事前做好应对之道,则即便一时候战事有所倒霉,亦能安闲应对,不至于丧失太大。”

李二陛下摇点头,将这份奏疏放在一边,继而拿起下一份翻阅,顺手拿起羊毫筹办批复。

可若说贰心灵手巧、于国有功吧,亦有不当,古往今来,就没有哪个大臣整天揣摩这些个东西的……

细看之下,公然没有令他绝望。

“陛下,这份奏疏之所言,看似有些不实在际,实则预感性非常强,对于西域局势之掌控涓滴不在微臣之下,可见房少保自从担负兵部尚书以后,对于帝国周边之情势下过一番苦功。特别是后段对于西域之于帝国首要性的阐述,可谓鞭辟入里。现在帝国周边之劲敌,薛延陀灰飞烟灭,吐谷浑苟延残喘,突厥元气大伤远遁大漠,高句丽弹丸之地、土鸡瓦狗耳,皆不敷惧。唯有吐蕃厉兵秣马野心勃勃,因其依仗高原之利,吾大唐兵卒不平水土,很难攻入其要地,故而必将成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