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姓们闹得坊间的武侯精力紧绷,就怕一个冲动闹出大事件的时候,那些钟鸣鼎食诗书传家的门阀,却不知有多少愁眉舒展心生忐忑,悄悄啐骂这个贼老天,好好的打甚么雷?
有人喜,便会有人愁,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房家骂道:“放屁!”
得,骂了人家老子,人家儿子不干了,这怨的谁来?
房家笑眯眯说道:“想笑您就多笑笑,笑一笑,十幼年……”
一言既出,全殿皆静。
败,则千年世家自掘宅兆,香火断绝……
民部侍郎段大遒官位没房玄龄大,年纪也没房玄龄大,脾气倒是不小,面对房玄龄的痛斥,反唇相讥道:“自古以谏为正、以诤为直,若天子失德,为臣者自当不吝己身,勇于诤谏。房相明知天降大旱乃是天兆,为何却一味包庇于陛下?殊不知恰是这等顺耳之逆言,可使吾煌煌大唐政治昏庸、根底摆荡,实乃大谬也!”
人,就是江湖。
为了门阀的光荣,为了世家的传承,他们才不会去在乎那些低等的布衣,如果他们的饿死能让那位天子的职位不再那么安定,这些世家门阀诗书风骚的高档人,不吝于去再添一把火……
李二陛下悄悄忧心,同时也心中暗恨,这帮满口仁义品德的冬烘,这时候不去想着如何救灾安民,却堂而皇之的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公开诽谤于他,实在该杀!
此时听得天涯隆隆,不知多少百姓喜极而泣,披上衣服走出门去,跪在地上叩拜彼苍,没有将他们这些贫寒的老百姓忘记!
他的声音不大,但中气实足,在吵吵嚷嚷的朝堂中,分外清楚。
朝堂,是另一个江湖,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谋者,不过好处二字罢了。好处会推着你进步,哪怕你想退,也不能随心所欲的退,因为好处早已将你的腿牵绊,早已将你的眼蒙蔽……
李二陛下悠然坐在御座之上,冷眼俯视着朝中百态。
铁厂!
曾多少时,本身曾高傲的觉得“天下豪杰,尽入我彀中矣”,但是现在再看看,老的长幼的小,吾贞观一朝,竟然无人可用了么?
目睹朝堂上的凝重氛围丧失殆尽,有人不干了!
房家有水面东西是长孙无忌能看得上的?
太常少卿郑伯龄手持着白玉笏板,悄悄迈步走到殿中,鞠躬见礼,一丝不苟。
玻璃现已划拨皇家名下,给他长孙无忌十个胆量,也不敢稍有觊觎;番笕、蜡烛等物,对于长孙家来讲不过是蝇头小利,一定看得上;水泥固然可谓巧夺天工之神物,但是产量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