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十八章 人心难测[第1页/共4页]

……

玄武门,当真是帝国咽喉之地点,大唐每一任天子都务必将此紧扼于手中,不然便是政变之泉源。

房俊道:“晋王起兵已然不成制止,请殿下敕令卫国公统御东宫六率递进金光门,随时入城保护皇宫,微臣前去玄武门见见江夏郡王,必使其忠于殿下、保护鼎祚。”

即捧了程咬金,又向他表达本身正视、重用之态度,更隐晦的要求对方给出一个承诺……李承乾的资质的确差了一些,比不得那些天纵奇才之辈,但这么多年被当作储君予以悉心教诲,也不是等闲之辈能够对比,眼下这番话便说得极其得当。

程咬金毫无疑问是忠于李二陛下的,汗青上在贞观期间的储位之争当中也算循分守己、不偏不倚,可谁晓得当汗青过程窜改,李二陛下早于汗青轨迹几年病逝,程咬金是否还会秉承一颗初心,推戴正朔?

假定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私有背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开,周成王之疑未释,那个与他辩白?

这个时候也没需求藏着掖着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便可,也算是一种勒迫,毕竟当着我的面,总不能美意义说出反对我的话语吧?

城楼以内燃着蜡烛,灯火透明。

……

李承乾握着程咬金的手,双眼泛泪,哽噎道:“父皇生前最是信赖国公,常对孤言及国公忠义秉正、国士无双,更深谙处世之道,让孤猜疑之时就教国公……言犹在耳,却不想父皇英年早逝,孤痛不欲生,不知出息如何,惶惑不成整天。”

统统人都会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摆开来与李二陛下一一对比,然后抉剔的指出他的不敷之处,绝望的对他予以怒斥,但愿他能够再接再砺,追逐他父皇的脚步……追个头啊追!

现在李二陛下突然离世,当然面前门路艰巨险阻,动辄有颠覆之祸,但头顶上这座大山一朝搬空,那种由心底收回的敞亮、畅快,天然如泉涌普通奔腾开释,不成遏止。

待到程咬金分开,房俊见李承乾有些喜动色彩,遂提示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未到最后一步,定要谨慎处之,晋王与尉迟恭齐齐失落,必定掀起夺嫡之战,再有褚遂良深知当初东征军中之密事,他们藏着甚么样的诡计暂未可知,毫不能掉以轻心。”

李道宗本就与太子靠近,以往多向着东宫,现在陛下驾崩、未曾废黜的环境下太子仍然是国之储君,天然是臣子尽忠之工具。

程咬金将胸脯拍得“DuangDuang”响,一双牛眼瞪得老迈,豪气干云:“这有甚么说的?陛下于老臣有再造之恩,老臣愿为陛下披肝沥胆、马革裹尸,纵百死亦无推让!殿下放心便是,不管陛下生前身后,老臣都誓死尽忠,对于陛下之皇命推行不悖,敢有一丝一毫违逆,当叫天打五雷轰,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