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八十五章 民贵君轻[第2页/共4页]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郡王如何看?”

远处,徐王、霍王等一众亲王鱼贯收支院内,远远向李孝恭拱手。

上古之时,天子封建天下,各地封国皆有国君,听天子号令行事,不尊天下号令自当予以改换。

“你之以是反对晋王,是因为门阀世家对其尽力支撑,待到即位以后朝政大权会被门阀把持,而你将投闲置散、阔别中枢?”

李孝恭有些晃神,这类论调他并不能经常听到,即便是马周那样豪门出身的官员,一旦迈入宦途也将本身视作高高在上的那一个阶层,勤政爱民便已经是极限,却从不会将本身视作黎庶的一分子,已护佑黎庶的好处为己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理,但搞不懂的是恰好每小我身居高位之时都将百姓当作能够随便压榨凌辱的奴婢,浑然健忘王朝周而复始、皇权兴灭更迭,哪一次不是被这些蝼蚁所毁灭?

但是房俊的态度他已经了然。

你又能给谁当天子?

这类事孟子说过,孔子或许也说过,但谁又会记得呢?

这还是京畿之地,那些偏僻处所呢?

只要做到这一点,这个族群就将迸收回无与伦比的生机,永久在开辟进取的门路上放足疾走,将其他统统怠惰、贪婪、蛮横的民族落在身后,直至统治这颗星球,再向着浩大无垠的宇宙进步,永无尽头。

李孝恭蹙眉:“这话的确是孟子所言,但先人多予以曲解、穿凿附会,这句话里的‘君’乃天下封建各地之国君,若不能珍惜民生自当予以改换,却并非是指天子。”

他唏嘘着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前人都明白的事理,却从未曾有人身材力行,去印证如许一个事理。万民为水,君王为舟,水势无常,舟覆人亡……自三皇五帝而始,皇权一代一代更迭,王朝一个一个兴灭,多少光辉的文明鼓起又毁灭,我们就在如许一个旋涡当中挣扎不成自拔,却从不肯认当真真去思考此中的事理。”

天子乃昊天之子,受命于天,如何能改换呢?

李孝恭背动手,目光幽深:“吾亦不知。”

李孝恭天然是读过书的,听到房俊先用孟子之言后用《尚书》这等先秦诸子之巨着的话,很有些无言以对。

直至“贞观乱世”的本日,也还是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病无所医、幼无所养,稍有天灾天灾,便是易子相食之惨状……可高居庙堂之上的这些达官权贵、仓廪充沛的那些世家门阀,谁在乎这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