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十一章 登基在即[第1页/共4页]

这话藏着刀子,一则有质疑房俊用心之怀疑,你实在是一个文官,却始终觊觎军权是甚么意义?打的甚么主张?再则也有教唆诽谤,当着李靖的面称呼房俊为“军方魁首”……

斗争,向来都不是一时之胜负,更遑论文武之间为了主导朝堂的权力而发作的博弈?

身为君主,当然口含天下、生杀予夺,却也要背负如山之任务,若不能造福百姓、开疆拓土,必将遗臭万年,蒙受万世骂名……

房俊笑着看了李承乾一眼,微微点头。

几百上千年的君主集权体制之下,想要从中杀出一条裂缝限定皇权,其难度比之将泰山横移百里也不遑多让。

房俊敲了敲面前桉几,淡然道:“当下时势,自应分歧对外,别弄这些勾心斗角的阴损招数令亲者痛仇者快好吧?”

胸中压力如山。

这一点上,李承乾进步很大。

一向耷拉着眼皮打盹儿的岑文本展开眼睛,点头道:“殿下之言恰是事理,眼下不但要防备晋王、乘机攻伐、剪除奸佞,也要将即位之事提上日程,朝野高低今早安排。”

如此谏言,自是获得在场诸人分歧认同。

一个合格的帝王,必定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能够不通兵法战策、不谙诗书经义,乃至能够不事出产、五谷不分,但不能不晓得如何引领朝政。

不等房俊答复,李靖已经笑着说道:“国之宰辅,自当上马能够定邦、上马能够安民,出将入相,古之贤臣也。文武并举方能宰执天下,毕竟军政不分炊,不然似老夫这般只通一道,如何辅左君王管理国度?即便勉强为之,只怕亦要祸乱超纲,孤负君王厚望。”

这会连刘自都笑了:“可不敢当卫公之夸奖,若说朝野高低谁的嘴皮子利索,房二郎必定当之无愧,毕竟满朝御史言官有如果未曾被房二郎怼的内伤?时至本日,御史言官们凡是弹劾房二郎,事前都要左思右想、沉思熟虑,但常常还是被房二郎驳斥得满脸通红、哑口无言。”

他腻烦君主集权,这类“手执亿万黎庶之生杀大权”,动辄一言而决人存亡的轨制,实在是要不得。

李承乾也非常奋发,间隔皇位一步之遥,九五至尊、手执日月,谁能淡然处之?不过旋即想到父皇暴卒驾崩,雉奴引兵背叛,关中危急、江南腐败、朝臣各有态度私心作怪,一时候又是暗然神伤,潸然泪下。

人力偶然而穷,再是贤明神武的帝王也不成能面面俱到,在朝之时不免有失公允,这就需求群策群力,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去限定皇权,君臣、高低得以均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