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骊山农庄[第1页/共4页]

待到刘仁轨几近将各家库房的钱帛运输一空,才堪堪将战损抚恤的数量核算出来。

在农庄里,有房俊最为在乎的作物与种子……

于志宁等洛阳门阀对此已经有了心机筹办,但在看到那数量之时,还是不免心脏一阵阵的抽搐。

于志宁现在也晓得无路可走,只得连连点头:“刘将军放心,老夫定会包管洛阳安稳,给将军一个安宁的火线。”

尉迟恭来到窗前,看着窗外漫天大雨,紧蹙着眉头道:“此番大雨,怕是一时三刻不能停止,我们不能策动勐攻,东宫六率也不敢冒然反击,想需求对峙几日……不过我们也不能闲着,你马上点起所部兵马,直上骊山,将房家农庄攻陷来。”

将于志宁叫到跟前,叮咛道:“还请燕国公劳累,替末将募集青壮充当纤夫,帮手海兵舰船度过三门峡通途。”

谁都晓得骊山农庄乃是房俊一手所建,当年收留数千无家可归的流民安设于此,又破钞重金采办了周边很多地盘,开开荒地饮水修渠,莳植稀缺作物,一点一点成为长安周边极其首要的一处村镇。

若他只是纯真满足于一个海军的将领,那么现在就会遵循郑仁泰所言,将洛阳城里里外外搜刮一空,而后将这些洛阳门阀杀个洁净,房产、地契送到长安作为陛下即位的贺仪,只要房俊与陛下对劲了,哪管他大水滔天?

*****

幸亏痛归痛,对于世家门阀来讲最大的财产并不是库房当中积累了几十上百年的钱帛财贿,而是遍及城中的房产、以及动辄几十万亩的良田。

库房固然被搜刮一空,但只要房产、地契尚在,破钞个十几二十年的工夫,总偿还是能够规复元气。

宗子尉迟宝林现在在海军效力,随军驻扎倭国,次子尉迟宝琪也在江南军中,唯有季子一向带在身边,此番出征唯恐两军阵前刀枪无眼,以是将尉迟宝环放在后阵,确保安然。

军中无父子,即便是父子之间,亦要以军职相称。

很明显,薛万彻不知如何回事已经与晋王公开里达成和谈,极有能够在紧急时候完整凭借晋王。

郑仁泰看着一车车钱帛由北门运出到达渡口,装船以后直接运往江南,忍不住问道:“事已至此,刘将军何不釜底抽薪,将这些门阀世家的家底一举刮净?”

尉迟恭沉着脸,沉声道:“说叫你去杀人放火了不成?攻陷农庄,将地窖当中储藏的各种作物种子都带上,你便马上返回潼关,不管如何必然要将这些作物保存好。将来晋王登上大位,我们尉迟家封建一方,若无这些作物,如何能够斥地建国、丰衣足食?商贾之术皆乃无根浮萍,即使一时所获丰富,却不敷以传世,但这些作物却能够在地盘上世世代代的莳植下去,足以包管我们尉迟家的子孙后代不受瘠薄之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