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敲打拉拢[第2页/共4页]

李治欣然点头,赞了一句:“崔公深明大义,实乃帝国百姓之福也,他日功成,崔公当居首功。”

一是教诲,二是地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地盘。

但粮食却触及江南士族乃至于统统门阀的根底。

当年面对李建成、李元吉的打压、毒害,另有高祖天子为他们撑腰,父皇所面对的局面较之现在卑劣岂止数倍?但即便是那样的绝境,父皇还是能够收伏关陇门阀为已用,于玄武门下抖擞抗争、逆天改命。

崔信沉默少顷,而后点头道:“殿下放心,吾等诗书传家,自知忠义之道,既然决定辅左殿下成绩大业,必定竭尽尽力、誓死报效,千万没有半途而废的事理。”

就算在燕子矶遭受惨败,根底摆荡,可你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海军同一长江,随时随地毫无顾忌的北上吧?

而函谷关沦陷以后,潼关直面敌军水陆两面夹攻勐攻,沦陷亦是迟早之事。

对于李治来讲,从叛逃出太极宫的那一刻,便已经走上一条成王败寇、不胜利便成仁的不归路,胜负之间既是存亡,退无可退。但山东世家则分歧,他们固然摒弃李承乾挑选晋王,底子的目标是为了好处最大化,追逐最大好处的同时即便面对失利,也不至于阖族皆亡,毕竟李承乾是大唐的天子,要坐稳江山便不能放纵山东腐败,再是将山东世家恨之入骨也需好生安抚,深仇大恨只能缓缓图之。

一个不能掌控山东地区的山东门阀,对天子来讲并没有太大的顾忌与威慑。

因为粮价昂贵而至使的最直接结果,便是地价降落,这使得世家门阀几十上百年乃至几百年堆集下来的财产直接缩水,乃至于腰斩,这谁受得了?

望着摆布前后旗号招展、车马辚辚,十余万雄师浩浩大荡、杀气腾腾,李治心中的担忧、挫败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自傲与对将来夸姣的神驰。

海贸被海军一手把持,他们不准谁家玩,谁家就得被解除在海贸体系以外,市舶司颁布执照,海军卖力护航,大唐海商必须在海军于外洋各国租赁的港口设置仓储、报备货殖、展开贸易,一举一动、方方面面都置于海军监督之下,谁敢运营犯禁物品,或是扰乱行市,或是回避税收,都将遭到峻厉的制裁与奖惩。

既然没有顾忌与威慑,天子又岂能惯着他们,对他们网开一面?

安抚了山东世家的魁首,李承乾看向萧瑀,问道:“江南世家固然在燕子矶蒙受重创,但毕竟传承千年、根底深厚,只要稳住局面,必定能够在海军压迫之下抖擞反击,不然如果任由海军残虐江南,你们的根底蒙受摆荡,他日即便是本王登上大位,想要帮忙你们重塑光辉认识故意有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