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而后,大唐朝堂之上的权力构架式必以房俊为核心,李承乾的皇权不成撼动。但这到底是好是坏,临时倒是无人能说的清楚明白……
本来因为房俊果断不移的支撑李承乾,乃至不吝与太宗天子争论、反对,导致空有官爵却实权被夺,是的李承乾对他极其信赖、倚重,视为肱骨、倚为腹心。
君主集权的统治之下,人治大过法治,君王“口含天宪,令出法随”,操存亡之大权。身为人臣,岂能永不出错?碰上一个桀纣普通暴戾的君王,只要稍有违逆便予以处决,那种日子岂是人情愿过的?
李积第一个表态:“陛下之宽恕,实乃千古未有之仁德,这些叛军沐浴圣恩,必定感激涕零,而后余生定会卫国戍边、奋不顾身,陛下圣明!”
刘洎更是心中大惊,正欲出言劝谏陛下收回成命,却见到房俊暴露白牙微微一笑,婉拒道:“微臣不敢受命……这些光阴以来,微臣可谓殚精竭虑、日夜不眠,现在逆贼安定,微臣也感受精疲力竭、难觉得继,而善后之事件过于庞大,恐难以担负……英国公乃宰辅之首,此事责无旁贷。”
一旁的许敬宗顿时喜出望外,而刘洎则面色阴沉……
而李承乾当场决定对尉迟恭的奖惩,表态并不会将其满门抄斩,更是让叛军放下心中最大的担忧。
都是多年尸山血海刀头舔血爬过来的悍卒,不如何怕死,不然刚才也不会在尉迟恭自刎以后欲伴同苏伽一道猛攻武德殿、以死明志。但本身不怕死,谁又能忍心让妻儿家眷受本身扳连一起去死?
此言一出,统统叛军大喜过望。
这一战,房俊自知表示得过分刺眼,擎天保驾的功劳可谓盖世无双,何必通过善后去打劫更多好处?
漫天大雨当中,统统的统统陈迹都被洗刷、冲走,只剩下倾倒的残垣断壁、门阙屋宇在雨水之下哀哀抽泣。
文官们亦是对此予以必定,齐声奖饰:“陛下宽弘大量,定能感化日月、威服四海,大唐亿万黎庶拜伏于陛下圣恩之下,万众一心、初创乱世!”
如此仁政,定能将乱世持续下去,帝国昌隆、鼎祚绵长……
……
就连被围在当中的叛军也陆连续续停止抽泣,跪伏于地,昂首认降。
顿了一顿,他才朗声道:“鄂国公乃国之勋臣、先帝肱骨,本应精忠报国、与国同休,孰料走入歧途,行差踏错,导致平生功劳付诸流水,且为祸黎庶、搅乱朝纲,罪在不赦!既然已经自刎赔罪,念在其过往之功劳,罪减一等,准其家眷收殓其尸、妥当安葬,剥夺其爵位、官职、及过往统统功劳,贬为百姓。其子孙永不叙用,阖家发配西疆、不得还京!汝等固然附逆为祸,但毕竟军令所至、不容反对,军官降职三级,与士卒一起发配西疆、卫国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