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动机不良[第2页/共4页]

“二郎莫要自误!”

亲兵将裴翼抬起,拽着便今后走。

……

不过此地背背景岭、面朝河水,丘塬起伏、藏风聚气,风水极佳,故而玄奘大师筹算将此寺重修,而后移居此地深居简出,持续沉重浩大的翻译佛经事情。

当今陛下不肯杀人,但对于放逐却情有独钟,毕竟边陲人丁希少,若想长悠长久占有那些蛮荒之地就必须持续不竭的移民充边才行,而浅显良家子谁情愿背井离乡颠沛万里?唯有那些犯人才是最好的挑选。

马周想了想,点头便是承认。

周公惊骇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王莽其报酬人谦恭、克己不倦、清正廉洁、礼贤下士,几近具有了统统人道的长处,朝野高低对其交口奖饰,以为他能与当代贤人相媲美。

一番言辞大义凛然,听得马周一个头两个大,刚才还说怕名声太好引发陛下顾忌,这会儿就又变成为民请命的好官了?

“先前那官儿也只是说说,可房二郎是真的干实事儿啊!”

“诶,这话过了啊,咱关中百姓哪一个未曾受过房二郎的恩德?总不能端起碗用饭、放下碗骂娘吧!”

犯人遵循罪恶不等,在边陲于军队监控之下“劳改”不应时候以后,会被分派地盘、房舍,获得本地户籍,世世代代卫国戍边、开垦国土。

故而,现在佛门正值鼎盛,一旦将其激愤,不但不计其数的信众会对房俊群起而攻,朝野高低更会落井下石。

“好!这才是房二郎!”

路上,马周忧心忡忡:“这兴教寺乃是玄奘大师属意扩建,万一寺中和尚不肯恩赐石料,该当如何是好?”

兴教寺耸峙于少陵原南侧、樊川南段,建于何时已不成考,寥寥几处被山墙围拢起来的殿宇早已破败,固然屡经补葺,却还是难挡风霜雨雪之腐蚀,雕漆脱落、门窗腐朽,便是庙门都在暮秋以来持续多日降雨之下摇摇欲坠。

在当前这些百姓眼中,裴翼就是一个不吝代价也要为管理水患获得石料的清官,为了百姓的故里、性命,宁肯获咎房俊如许权倾朝野的大人物今儿丢官离职、锒铛入狱,而抓捕这个清官的人天然就是奸臣、好人。

似裴翼如许的“高知分子”,恰是边陲亟需的人才……

当即大呼道:“汝岂能尽情构陷、歹意栽赃?”

裴翼还欲喊叫告饶,却被亲兵堵上嘴巴,拖去一旁横放在马背上,一溜烟奔驰而去。

房俊正色道:“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戋戋佛门如何与百姓存亡相提并论?待吾前去征用石料管理水患解民之厄,寺中和尚若答允便罢,如果不允,必不罢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