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迁都之议[第2页/共4页]

李承乾也有些不满,但毕竟刘洎没错,便看向房俊,他这个天子不好出言偏帮。

听起来有些不成思议,国富民强、乱世已降的大唐恰是威慑四海、横行八荒之时,作为京师的长安竟然有能够闹粮荒……但是究竟就是如此。

此前太宗天子东征高句丽,几近是倾举国之力,自关中运走的粮秣不计其数,使得关中粮食存量大减,再加上这两年雨水格外丰沛导致水患不竭,粮食减产,现在黄河突然结冰断绝漕运,使得粮食危急蓦地发作。

这下顾不得鄙夷许敬宗了,其他几人也都凑到舆图前细心检察三门峡四周的阵势、门路,心中详细计算以后,也都感觉房俊这个看似笨拙的体例的确管用。

房俊对周遭目光视若无睹,放下茶杯,竖起两根手指:“关中粮荒,不免民气动乱、天下不靖,亟待处理,微臣有高低两策。”

世人无语,这位当初在书院到底被房俊压迫成多么模样,即便身为礼部尚书也要无耻溜舔?

喜好天唐斑斓请大师保藏:天唐斑斓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关中当然是天府之国,但千百年来持续不竭的开辟,已经使得地盘产出锐减,再加上自隋朝以来关中作为天下京畿、政治中间,人丁暴增,粮食耗损愈发庞大。

这个马屁精……

李积、李孝恭、刘洎、马周、许敬宗等人尽皆愁眉不展,束手无策,除非能够使得三门峡通途变通途,不然这就是一道无解的困难。

刘洎道:“漕粮运输最大的停滞便是门路不畅达,而这恰是工部的权柄范围,现在关中粮荒,工部当为陛下排忧解难。”

房俊道:“天然是洛阳。”

如果当真迁都,那么洛阳的确是最合适的处所。前隋也曾因为漕运倒霉而遭受窘境,故而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帝王大力经略洛阳,使其成为天下第一等繁华之地,兼且水陆交通便当,又俯视平原、威慑山东,自古以来便是王朝定都之地点。

谁都晓得大唐舆图绘制程度是在房俊主政兵部期间才获得突飞大进,房俊为此乃至力排众议投入庞大,现在许敬宗夸奖舆图,清楚就是提示大师别忘了这是人家房俊的功绩。

王德不敢担搁,从速应下,小跑去往偏殿,斯须,取了一份舆图来。舆图比例甚小,以是展开庞大,桌案摆放不下,李积干脆离席将其展开放在殿中,本身跪伏其上,找到三门峡位置,细心旁观。

李承乾也猎奇:“爱卿说来看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