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御史大夫[第2页/共4页]

刘祥道婆娑着茶杯,沉默少顷,缓缓道:“外人皆言我乃陛下鹰犬,你如何看?”

自李承乾即位开端,朝野高低便开端各种推许太宗天子之贤明神武,建立起“千古一帝”之风采。究竟上,太宗天子的确雄才大略、贤明神武,平生功劳不逊秦皇汉武,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太宗治下众正盈朝,贞观十余年未曾有大奸大恶之辈混迹于朝堂。

刘祥道笑了笑,又叹了口气:“以是说,我也有我的政治抱负,有我的弘远抱负,岂能在皇权面前亦步亦趋、卑躬屈膝?”

李乾佑面色震惊,朝堂高低谁不知你是陛下的鹰犬喽啰?现在却说出这番话来,这是已经改换门庭了?

御史大夫刘祥道当然是天下等一等清流官职,只认律法不认人,但纵观以往刘祥道之做派倒是妥妥的“帝王鹰犬”,必然会顾忌天子颜面、跟对天子脚步。

等闲普通的御史,一辈子或许都参与不了如许一件大事,弹劾不倒如此一名功劳大臣……

唐临二十余岁,血气方刚,闻言嘲笑道:“御史中丞都不问问下官这些光阴到底汇集了多少人证物证,也不问问封德彝当年到底做了些甚么事?”

现在朝野高低对于太宗天子的功劳死力吹嘘,此中最为人所公认的一项便是“众正盈朝”,如果将封德彝划归“奸佞”之列,那么受其利诱的太宗天子天然免不了一个“识人不明”的考语,对于太宗天子的名誉有所毁伤。

此等景象之下,又怎能放纵唐临弹劾封德彝,从而导致太宗天子声望受损、朝野高低战战兢兢?

现在不但致仕了要究查,连身后都要揪出往昔旧事,谁不是心惊肉跳?

刘祥道跪坐在案几以后,面庞严厉,缓缓点头:“那就罢休去做吧,不管任何压力都自有本官来顶住,吾等身为御史,自当恪失职守,维系法度、不畏强权,不能使得身上官袍蒙受半点玷辱。”

御史,传闻奏事、监察百官也,自古以来便是维系朝堂法度之地点,向来受人钦慕。本朝更是将御史台的权柄扩大,乃至能够设置台狱、受理案件,这就给了御史更好的上升渠道。

唐临梗着脖子嘲笑:“御史中丞说下官被人拉拢、为人张目,却不知你一味禁止此事,又是被何人拉拢、为何人张目?”

为此,天子必然会从中周旋,将封德彝被弹劾之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