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时代变了[第2页/共4页]

唯有太宗天子的子嗣有这个资格,世家门阀想要从大唐这个庞大的躯体之上豆割一块肉建立本身的国度,想也别想……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

当然,当世诸多所谓传承长远的门阀大多干过这类事,唯恐颜师古来了兴趣挨个士族去追根溯源,吓得纷繁赶赴长安,苦苦要求这位当世名儒就此作罢……

房玄龄面庞严厉,看着萧瑀,语气竭诚:“现在贞观书院重修,学子较之以往增加了三成不止,全都是资质上佳、聪明聪明之辈,无法师资力量匮乏,西席步队难觉得继。时文兄文采风骚、经义不凡,可谓江南文坛之魁首,既然致仕以后无所事事,何不举家北上赶赴书院担负一介教谕,教书育人、为国量器?他日桃李满天下,也何尝不是一件快事。”

萧瑀没想到房玄龄不但完整回绝,反而截断统统能够,看似打趣普通建议他回京教书,实则倒是最后通牒,如果他不肯分开江南回到长安,房玄龄很能够上书陛下对兰陵萧氏施以更加严峻的打压。

世家门阀有些时候被权力好处蒙蔽了双眼,也或许历经隋唐两朝权力更迭,对于皇权的畏敬少之又少,以为当下之世仍如隋唐瓜代之时那般“有兵就是草头王”,根植江南阔别中枢就能尽情对抗朝廷政令,乃至山高天子远的为所欲为。

颜师古更直言:“近代谱谍妄相托附,乃云望之萧何以后,追次昭穆,流俗学者共祖述焉。但酂侯汉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孙胤绪具详表、传。长倩巨儒达学,名节并隆,博学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变,年载非遥,长老所传,耳目相接,若实在承何后,史传宁得弗详?《汉书》既不叙论,先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断可识矣。”

这个时候岂能顾及别人?

房玄龄苦口婆心:“别被陛下所表示出来的刻薄仁慈蒙蔽了双眼,再是刻薄、再是仁慈,那也是大唐天子、天下之主,一旦震惊了核心的好处,杀起人来绝对不会眨眼。你觉得你们运营这些事能够天衣无缝、神鬼不知?那也太藐视陛下了。听我一句劝,现在就解缆前去长安去往书院教书育人,向陛下表达萧家的虔诚,不然结果不堪假想。”

“魁首”不是那么好当的,享用权力的同时也要负担任务,他本日前来摸索房玄龄想要探知朝廷的态度,天然不会是代表兰陵萧氏本身,而是负担着统统江南士族的希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