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家一起跪在神位前磕了头、上了香,又各自恩赐了诸多“香烛钱”,便齐齐退出。
武媚娘坐姿端方、面庞澹泊,接口道:“这坊市之间的流言七分真、三分假,常常夸大其事。只不过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却也不能不防。似我们这等人产业然不必在乎那些流言流言,可正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一旦名声毁了,只凭高贵身份倒是没法获得身边人的尊敬。”
正自欲哭无泪、手足无措,便见到一个年青和尚快步入内,手里拿着一个瓷罐来到近前,双手恭敬的将瓷罐敬上,恭声道:“玄奘大师听闻高阳殿下入寺祈福,用了斋饭,特将亲手制作的野茶赠上,请殿下去精舍咀嚼。”
而“香积钱”更是寺院的生财之道,在“皇家钱庄”呈现之前,长安城中撤除东西两市的柜坊以外,要数几座寺院的假贷最为便利,谓之“香积钱”,当然,佛家化外之人佛陀后辈不成感染铜臭,故而“香积钱”的本金唤作“功德”,而利钱则唤作“福报”。
巴陵公主与高阳公主的车驾前后脚到达大慈恩寺,故而入内进香亦是一前一后、旋踵而至。
高阳公主喝了口茶水,放下茶杯,轻声道:“听闻外间有传言,说是高平郡王为孙子李少康追求册封世子却遭宗正寺所拒,来由是思疑李少康非是李景淑亲生,现在宗室里闹腾一片,若果然如此,则高平郡王府颜面丧尽。”
高阳公主瞥了一眼一旁的和尚,笑着接过瓷罐:“替本宫感谢玄奘大师,本宫却之不恭了。”
巴陵公主自是不肯意的,只是尚未开口回绝,高阳公主已经拉着她往香积厨的方向走去:“平素很难见到你,本日恰好聚一聚,聊谈天。”
聊一聊你家郎君多么威风霸气、耐久不疲?还是如狼似虎、另辟门路?
斋饭自是甘旨,不过竟然还要别的付钱,则让高阳公主非常不爽。
武媚娘便建议:“听闻大慈恩寺的香积厨来了一名江南的和尚,一手斋菜滋味绝美,不如吃一顿斋饭再归去?年节之间大鱼大肉实在吃腻了,吃些平淡的斋饭倒也不错。”
那和尚害怕她的权势、身份,大冷的天儿亮光的额头微微见汗,陪着笑容说着小话儿,见高阳公主还是不依不饶,心中也有气。
但中原子民由古至今所信奉的原则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明知权贵们趾高气扬,那就让他们趾高气扬好了,只要咱躲着一些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