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金吾卫大将军孙仁师离得老远,却将郑仁泰的话听得清楚,顿时大声道:“放屁!本将已经收到李君羡之传讯,说是请诸位宰辅大臣入宫商讨大事,汝等竟然置若罔闻、视若无睹,足以见得别有用心!”
“大帅!”
一口气泄下,郑仁泰仿佛老了几岁普通,坐在马背之上眼睁睁看着孙仁师与刘洎等人叫开承天门一拥而入,无法摇点头,摆摆手对麾下将校命令:“返回安福门驻扎,将此处让给右金吾卫。”
“诸位,沉着!沉着!”
比拟于郑仁泰这个本来忠于隐太子、且是隐太子连襟的“贰臣”,韩瑷天然底气实足,涓滴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不得不说,郑仁泰的话是有事理的,现在陛下之环境不得而知,因为李君羡的一句话便冒然突入宫闱、结果难测,谁都承担不起。
连兵卒都明白的事理,他又岂能不明白?
他固然不肯帮着李神符、李伏护等人杀入太极宫谋朝篡位,但心底倒是偏向于他们的,岂肯让孙仁师率军在大事不决的局势之下进入太极宫?
郑仁泰怒发冲冠、戟指痛骂:“孙仁师你莫要欺人太过!真觉得我不敢将你射杀于马下?”
诸多文官也都接踵反应过来,目光庞大的看着孙仁师的背影,很有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之苦楚,悲壮而又伟岸。
郑仁泰乃是知兵之人,一眼便看出这支由摆布屯卫整编而来的军队,仿佛是天下第一等的强军,特别担当了右屯卫最早设备火器、最早窜改战法之上风,大唐十六卫当中可称第一。
若郑仁泰已经谋反,则必定要射杀孙仁师,不吝与右金吾卫全面开战也要给其朋友争夺时候。
刘洎等人沉吟不语、游移不定。
左金吾卫直至现在按兵不动、稳如泰山,房俊更是不见踪迹,特别是东宫以内烽火连天迟迟不见结束,意味着丽正殿坚若盘石、太子安然无虞……各种迹象都表白情势对李神符极其倒霉。
那但是右金吾卫大将军!
刘洎正要说话,身后刑部尚书韩瑷站出来,指着郑仁泰喝叱道:“汝等奉皇命护守社稷、宿卫宫禁,现在宫内情势危急、陛下景象一概未知,不但不知入宫勤王救驾,反而禁止吾等入宫探视,不知意欲何为?”
一大群先到一步被禁止的文官们,莫名其妙被两支军队夹在中间,两侧军队剑拔弩张、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当然甲士以从命号令为本分,可任谁都明白一旦下达射杀孙仁师之号令,郑仁泰的态度也就不言自明,即便未有背叛,也必然是怜悯背叛、乃至参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