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四章 私相授受[第3页/共4页]

杜正仪也道:“御史台自有肃正法纪之职责,但吏部也自有办事之流程,若事事皆姑息御史台,则吏部严肃何存?既然并无明白之证据表白张子胄选官一事有违法纪,吏部便持续走流程,若御史大夫思疑此中有违规之处,大可自行检查。”

刘祥道难堪了,此事不但触及阎立本,且背后又有房俊,看上去仿佛确有私相授受之嫌,可细思之下又感觉一定如此,或许当真是工部看上了张子胄的人才?

杜正仪行礼:“客气客气。”

言罢,不再理睬,背动手回身慢悠悠的走了。

上官庭芝惊呼一声,不成置信:“儿子固然从不自夸世家后辈,却也饱读诗书、家世明净,即便不入六部九寺,也当去往州县任职,岂能混迹于商贾之地?”

刘祥道心底一叹,好人真多啊……

似这般两个衙门结合办公,身为地主的一方是要安排炊事的,不然便要获咎人。李孝恭身份超然,不在乎这些宦海法则,上官仪作为下官却总要客气一句。

他虽朴重,却并不头铁,万一此事当真只是阎立本爱才心切,他这边却以私相授受建议弹劾,那可就将房俊完整获咎了。

刘祥道感受着诸位官员的目光,眉头紧蹙,扣问道:“工部公文可有申明环境,为何要授予张子胄官职?”

上官仪道:“确有申明,说是张子胄之父于韶州担负别驾,任职期间,深感韶州百姓之不易,因大庾岭横亘东西、隔断南北,导致韶州一地断绝交通,如同一汪死水,所缺难以补给、所出难以发卖,百姓糊口困苦。故而历经数年时候,勘察阵势、寻访民情,决意凿开大庾岭、相同南北。只是其工程浩大,非韶州本地能够承担,故而命张子胄赴京赶考之际,将亲手绘制的施工图册交由越国公。越国公既感念张氏父子热诚之心,又心胸韶州百姓困顿之苦,遂亲至工部与阎尚书面谈,阎尚书见了图册,查证舆图,以为可行,且张子胄精于制作,乃不成多得之人才,便行文吏部,要将张子胄分派至工部……”

李孝恭点点头,又劝刘祥道:“以本王对房二之体味,张子胄之事定然与他无关。御史大夫只行文去工部扣问究竟便可,让阎立本赐与复书,最好不要大张旗鼓将房二牵涉出去。”

刘祥道倒是巴不得如此,面上却既是难堪、又是恼火:“既是吏部执意如此,那本官归去御史台以后再行检查。”

上官庭芝见礼以后,忙问道:“父亲,本日选官之成果如何?不知我将在哪一处衙门任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