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五章 陛下阳谋[第3页/共4页]

臣子讨厌非常强势之君王,声望厚重、令出如山,臣子毫无辩驳之余地只能履行,任何劝谏的话都听不出来,如隋炀帝那般看似雄才大略、才气出众,实则一意孤行、刚愎自大,成果却将全部帝国搞得一团糟。

这就是陛下的阳谋,要么你们老诚恳实通过圣旨、册封沈婕妤为昭仪,要么我就让你们都来攻讦、指责我,我自处于弱势职位趁机博取怜悯,然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而当这个弱者是天子的时候,这股怜悯心会爬升至最大——堂堂一国之天子都被你们逼成如许了,莫非就不能放一马?

更何况孩子生下来短命者比比皆是,纵使皇家也是如此,就算其诞下一名皇子却未能扶养成年,莫非将来再将其品阶降下来?

刘祥道耐烦指导:“当中书令站在朝堂之上面对攻讦、一人而当天下,你觉得那还是他本身吗?”

臣子对于君王之要求,实在非常庞大。

崔神基躬身见礼:“下官见过中书令。”

马周道:“妃嫔晋位,自有章程,焉能越级而为?门下省不敢奉诏。”

可现在第二步便遭受封驳,足以见得此事有悖常理、不得民气,几近能够宣布失利。

崔神基快步将刘洎送出官衙,回身返来,将茶壶里的茶叶倒掉,从中间屋子燃着的炉子上取来开水重新沏了一壶茶。

最完美的君王天然是那种既有强大之声望、出色之才气,又能听取臣子之谏言,自审己身之不对,比方太宗天子……

(本章完)

马周感慨。

第两千零五章 陛下阳谋

但即便是这一点,可并不轻易做到……

执壶给桌案上的茶杯斟了七分满,放下茶壶,这才低声道:“中书令意欲何为呢?既然门下省封驳了圣旨,御史台那边也筹算对中书省建议弹劾,可见这份圣旨是不管如何也不能通过,却又为何拿到朝会之上会商?”

“不送!”

孙处约道:“此前学子叩阙肇事,导致我们御史台风评不佳、名誉有损,何不趁此机遇将丢掉的声望都捡返来?”

刘洎冷哼一声,瞥了一眼束手立于一侧的崔神基。

马周意味深长:“勇于直言犯贱、违逆圣意者,当然会被视为国之忠臣,可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对皇权毫恐惧敬……你情愿青史之上背负如许一个评价吗?”

刘洎气势汹汹,直入值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