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忧心忡忡。
到了神龙殿先行见礼,然后在正殿内坐好,房玄龄问道:“不知陛下有何要事?”
在此之前,行政区划当中是没有“府”这个机构的。
每年一入冬,蛮夷必然要寇边劫夺一番,掠取赋税物质储备越冬。没到这个时候,都是各处边关吃紧之时,如果小股马队犯境还好,一旦被大股马队突入鸿沟侵入要地,将会形成难以估计的惨痛丧失。
岑文本沉吟不语,尚未颁发定见。
房玄龄道:“还是让景仁来讲吧。”
不得不说,凡是牵涉到人事的题目都是大题目。
李二陛下也挠头了,他只是脑筋一热就筹算这么搞,以此来加强中枢集权,加强皇权,却没有想这么多。
另行增派官吏,则必定导致官僚架构痴肥不堪,增加朝廷财务承担;由以往各州官吏兼任,是否会呈现悲观怠工、含混其事的征象?
李二陛下最大的长处就是不耻下问,本身弄不明白的事情绝对不会装胡涂,面前几位都是帝国最出类拔萃的人物,就教他们不丢人。
蛮夷就是蛮夷,行事老是不遵守事理,令人头痛。
岑文本一拍大腿,赞道:“这个别例好!”
成果魏徵言道:“既然不颁发定见,那您听了有甚么用呢?”
“景仁”是岑文本的字。
房玄龄捏了捏额头,感喟道:“英国公那边可有公文送达?”
吐谷浑王伏允的儿子伏顺率天下投降于唐军,伏允自缢而死,吐谷浑归附于唐朝。伏允之子伏顺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大唐属国。
李二陛下偶然也会来政事堂听听几位宰辅议事,但是夏天的时候被缠绵病榻多时的魏徵给喷了一顿。魏徵言道:“既是设立政事堂,自是要宰辅们聚众商讨,博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方能获得最为妥当的思政要略,陛下您在这儿一坐,随便插一句话,宰辅们如何能驳了您的言语?”
想了想,房玄龄说道:“依老臣看,何不采纳市舶司的章程?”
岑文本道:“英国公尚在汇集谍报,想要肯定这只是一些零散部落的擅自行动,还是吐谷浑的王室亦有参与,伏顺那厮本应入冬以后出境朝觐陛下,但是却迟迟未至,事情有些蹊跷。”
几位大佬互视一眼,一齐起家,跟着王德前去神龙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