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反切诗![第1页/共4页]

前面,另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数字,一串串,一行行。

他却没有留意,伴跟着他发明声母韵母,文宫中文像又上涨了一大截,在底座铭文上多了“声母韵母表”。

圣环越多,越大,代表贤人的阶位越高。

“何事?到底何人作出这等大事?”

盗汗,直接滴落下来。

“你睡胡涂了吧?哪有能够?”

这不是他的发明,只是光辉汗青搬运工。

如北极光般吞吐不定、光照万里。

杜预目光一闪,看到第二行数字:“(20、30-2,9、36-1)(23、3-2,13、25-2,9、18-4)(17、6,1、33-2)”

小蛮茫然:“你,这是甚么东西?”

田洪凤、林如海纷繁登台,目瞪口呆看着天空中滂湃大雨,不,是滂湃粟雨,神采大变!

木兰、驰驱儿灞兄弟也被轰动,纷繁赶来,看到杜预无事,才放心分开。

杜预淡淡道。

粟。

安庆绪利用的反切诗,与戚继光完整不异,但一样包含了20个完整不反复的声母。

天空中,俄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打得屋顶茅草沙沙作响。

“我明白了!”

谁知,他们突然看到了这天降的粟雨,惊呆了。

杜预笑了笑:“这是我的一个发明缔造。你能够了解为,一个字,必定能够被一个声母+一个韵母拼读出来。”

“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正愁没米下锅呢。”

“烂诗。”小蛮批评:“没有甚么特别的。”

他将牛皮书翻到开首两首诗,淡淡道:“这两首诗可有甚么奥妙?”

因为这一组数字背后,代表的信息,是杜预做梦都想不到的。

小蛮镇静道。

“起码,这是一条成心义的谍报。”

第一行:“(16、3—2、5—1)(3、13-2、15、25—4)(15、12-1,12、7—4)”

汉朝人已经发明反切法,明朝名将戚继光抗倭中更利用了反切诗通报军情,不然杜预不能这么轻易猜到安庆绪的奥妙。

杜预晓得太多,远超越这天下的人认知极限。

文像背后,更多了一道七彩环!

田洪凤喃喃道:“莫非,现在另有文事古迹,对文明的进献之大堪比仓颉造字?”

滁州百姓,睡眼惺忪,推开窗口,有的妇人还在叫着当家的收衣服。

小蛮看地头晕目炫:“这是甚么东西?帐本吗?”

杜预放下笔墨。

小蛮猎奇推开窗户,一看吓了一大跳!

连文渊阁都被轰动了!

杜预只是秀才,却具有了贤人才有的圣环,即是提早封圣,可想而知,这声母韵母的发明意义何其严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