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诗。”小蛮批评:“没有甚么特别的。”
谁知,他们突然看到了这天降的粟雨,惊呆了。
杜预目光一闪,看到第二行数字:“(20、30-2,9、36-1)(23、3-2,13、25-2,9、18-4)(17、6,1、33-2)”
盗汗,直接滴落下来。
他竟然能顺手发明声母韵母,天雨粟、鬼夜哭?
粟。
杜预淡淡一笑:“关头,就在那两首诗上。”
杜预笑了笑:“这是我的一个发明缔造。你能够了解为,一个字,必定能够被一个声母+一个韵母拼读出来。”
“这是甚么?”
“我明白了!”
滁州百姓,睡眼惺忪,推开窗口,有的妇人还在叫着当家的收衣服。
安庆绪利用的反切诗,与戚继光完整不异,但一样包含了20个完整不反复的声母。
“起猛了,天上竟然下粮食?”
汉朝人已经发明反切法,明朝名将戚继光抗倭中更利用了反切诗通报军情,不然杜预不能这么轻易猜到安庆绪的奥妙。
若非机遇偶合,被杜预刚巧发明,此事绝对是梦魇!
第一行:“(16、3—2、5—1)(3、13-2、15、25—4)(15、12-1,12、7—4)”
“两首诗歌的精美在于,取前一首诗歌20个字的声母,顺次别离编号1到20;取后一首诗歌36字的韵母,挨次编号1到36。再将字音平上去入的四种调子,编上号码1到4,就构成了完整的“反切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