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后出师表![第1页/共4页]

这是杜预回顾汗青,以天子的话,堵太后的嘴——我成为王师统帅,不是一字草头王,而是堂堂正正获得天子任命的,具有大义的名分。若太后要对于我,可要想好天下人的反应。

“意义是,以当年太宗天子雄才大略,可与日月比拟,他的谋臣房玄龄、杜如晦见地博识,策画深远,要一统天下,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受危难然后才得保全大唐临时安宁。现在,陛下比不上太宗天子,我杜预也不如房杜之才,群雄并起,兵变仍在,太后您却想用耐久相持计谋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安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了解的第一点。”

想做到这一点,无异于与虎谋皮,难比登天——太后已经很顾忌杜预现在的气力,更清楚杜预的本领,如何能够同意杜预持续执掌军队北伐?

杜预笑了:“我是问你,我该何去何从?”

她这群情,一针见血,指出题目核心——太后鄙人一盘大棋,要停止战役,以消弭杜预权力,杜预该如何应对?

林银河正色道:“正因朝廷多有猜忌,杜预才更要表白心迹、副本清源、以正视听,这叫把握话语权。”

安史之乱,唐廷屡战屡败,主力沦丧,皇室出逃,要不是杜预逆天一战,力挽狂澜,哪有现在长安洛阳光复,两京光复的局面?

韩娥赞叹道:“好一个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天下之大,主强臣弱,也就以你光辉战绩才敢对天子说这类话,换成其别人早就死了一万次。”

军事上的事,太后你就交给我吧,不要瞎嘀咕了。

杜预笑了笑,又持续写道:“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成得偏安于金陵,故冒危难,以奉陛下之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汉,又务于东齐,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杜预一笔一划,入木三分,笔墨畅快、踏石留印。

杜预这是搬出李唐老祖宗,来压太后。

林银河平素少言寡语,仿佛很少有机遇表示她的政/治聪明,但她不愧是林如海的女儿,官宦蜜斯,见多识广,对政/治题目也有独到观点。

这类爹味实足的经验,在出师表上,杜预已经经验过天子了,现在太后又一次蒙受了杜预爹味经验。

他从长安出征洛阳前,曾经给朝廷上了一篇【出师表】,逼的天子没体例,才获得了名正言顺主帅大义名分,堂堂正正以大唐王师名义出师。

举人文气神通【三花聚顶】,能让才情敏捷、精力集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