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法,乃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为二十四功臣亲身撰写、誊写的像赞!
特进、卫国公李靖;
中行乐恶狠狠道。
这下,卢言接受的精力压力,更大。
哪怕是逆种文人,也被太宗李世民的书法震慑,惶惑不成整天。
大唐列王,开疆拓土,不怒自威,瞋目圆睁,
“安识义?安识义?”
不愧是建国帝王!
他吓得一激灵,噗通跪到在地,大呼:“列王在上,小臣卢言,投降安禄山,情非得已啊。”
而中行乐、卢言恰好都是文人。
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军人彟叹道:“武亲王、范相,我们做不到,不代表杜预做不到。人家做到了,没需求再黑,显得好没见地似的。”
两人越说越意满,相互壮胆,走入凌烟阁中,寻觅破局之法。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大唐的国运,便系在这凌烟阁之上,威压四方,傲视天下群雄。
杜预说请君暂上凌烟阁,可不是说说就算。而是真会言出法随,将你的灵魂勾入凌烟阁中!这就是震国诗的魅力、气力与强力。
这宰辅,每一个都深谋远虑、智谋无双之国士,或者军功卓著、野战灭国的无双之大将。
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话这么说,但他还是心虚啊。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中行乐、卢言满脸震惊。
卢言擦了擦盗汗,勉强点点头。鬼晓得他能扛多久?二十四功臣画像,每一双宰辅国士的双眸,都在凝睇着本身,他脑海里更是半晌不断,回荡着太宗的诗词。
一旦走出暗影,摆在阳光下,就显出本相、丑态毕露。
中行乐领着卢言,进入中间过道,这鲜明是一组画壁!
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
若来的是安禄山这类粗人,反而不会受害,因他们大字不识一箩筐,天然感受不到太宗笔法中的严肃龙气、霸气、王气,也感受不到大唐煌煌、天/朝上国、不容侵犯轻渎的威仪。
太后翻了个白眼,冷哼道:“你们说的轻巧,倒是也给哀家一个欣喜啊?你们有胆量,倒是带兵去打关山啊?万一也被你们赶上运气好,碰到河北大地动了呢?”
“蠢货!这些生前名誉再大,现在都是死人,你怕死人做甚么?”
他胸口仿佛泰山压顶,腰都直不起来。
国运之盛、才华之浓,乃至构成了一头金龙,缭绕其上,龙吟吼怒,高低翻飞,足以彰显大唐泱泱大国、王者之气。
这首诗,二十个大字,如同二十座大山,重重压在卢言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