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偷养瘦马的男人,明澜是打心眼里鄙弃的,固然她明面上对赵大老爷很恭敬。
公然,程妈妈笑了,“世子妃如何对赵家这么感兴趣?”
只是表哥娶表妹很普通,再加上王妃爹娘兄长都没了,婚事但凭外祖父和娘舅做主,他们要王妃嫁给赵大老爷,王妃仿佛也没法回绝。
武将的疆场是边关,靠的是手中的枪和满腔热血,文臣的疆场是朝堂,凭的是一张嘴和手中的笔,马革裹尸如何用也用不到赵大老爷身上,除非他不做文臣,改做武将了。
明澜望着程妈妈道,“本来母妃差点嫁给赵大老爷,赵大老爷的书法比普通文人的要苍劲有力的多,都说他不似普通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莫非他跟着楚老将军习武过?”
要不要这么吓人啊!
想起旧事,程妈妈眼眶一向红着,道,“我还记得那天,赵家的马车来接王妃,大将军衣裳褴褛的站在将军府门前的石狮子旁,王妃一眼就看到他了,他是来祭拜老将军和老夫人的,晓得王妃要去赵家,没敢上前打搅,但王妃还记得他,老将军说过他根骨好,是块练武的好质料,等他年纪稍大一点,就带在身边,好好调教,将来必然是国之栋梁。
打那今后,王妃和赵家的干系就淡了。
只是她比王妃要荣幸的多,她还能重活一世,有弥补的机遇。
这事在赵家内宅闹的很大,但是赵家以外,无人晓得。
她执意不嫁,就是看不起表哥了,赵家对她那么好,回绝就是寒民气。
再加上程妈妈方才说的,赵家太老爷筹算让赵大老爷娶王妃。
提到这事,程妈妈与有荣焉。
感慨了一句,程妈妈眼角都有了泪花,她赶紧擦掉,持续道,“老将军一心为国,大少爷血洒疆场,他们的死对王妃打击太大了,再加上夫人郁郁寡欢,当时候,如果不是赵家将王妃接去开导,我还真担忧王妃也想不开,随他们一起去了。”
明澜在赵家待了七年,赵家的事,她晓得的很多,赵家被人捧为京都清贵世家之首,在外人眼里,赵家几代都才调弥漫,无人能比,可那只是表面,内里晓得的人又有多少。
赵大老爷如何配得上王妃呢,固然王爷和离是混蛋了些,但赵大老爷给王爷提鞋都不配。
王妃替嫁之事,楚大将军并不晓得,晓得后,他去赵家诘责,几近是被轰出来的,厥后和离,赵家和楚大将军一起来接的,王妃挑选了回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