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立沈大少爷为世子,就不能有脚踏两条船的怀疑,父子离心。
她厌恨赵家,赵家不利,她就高兴。
先商讨国度大事,等商讨完了,有人提起他,魏国公才站出来,当然如果没人提,他是筹算能拖一天是一天,现在的朝堂他有些看不懂了,瞬息万变,一个刚出世还没有满月的小奶娃娃,也有了和已经成年的太子另有三皇子争的权势,说出来都感觉荒诞。
铁定不能啊!
沈三老爷跪下来讲冤枉,证据固然有,但还待查明失实,不然岂不成冤枉人了。
这一两天则是关头,是攀附沈大老爷还是沈三老爷,一旦世子定下,就攀附不上了,不然从龙之功如何那么宝贵呢。
楚离没说话,笑道,“朝堂权势四分,太子一党,三皇子一党,另有不参与党争的,以及韬光养晦多年的太后一党,现在柳贤妃横杀出来,连李贵妃都拿她当退路,朝中那些没来得及战队的,估计都会涌向柳贤妃了,倒是太后……冬眠这么多年,也没有搀扶谁,不晓得她想做甚么。”
没人问魏国公筹算立哪个儿子为世子,谁开口都是获咎人,一份奏折罢了,最多一两天也就写好了。
再说了,她那里推测皇上会那么疼小皇子,这些都不是她能节制的,再说了,她帮柳妃那会儿,她又不晓得会嫁给楚离。
就如许,沈大老爷的世子之位定了,真是不轻易啊。
明澜面前一亮,“你要帮魏国公府长房?”
可究竟就摆在面前,李贵妃捧他,为他造势。
第二天,魏国公的奏折就写好了,没有直接呈到御前,而是揣在怀里。
奏折是弹劾魏国公府三老爷的,弹劾他客岁替皇上巡查两江三府,收了多少的贿赂,不但是弹劾,并且是证据确实。
她不是藏拙,是老天保佑,错有错着。
楚离笑道,“三言两语,再加长进宫了两回,就将朝堂搅的这么动乱,莫非之前都在藏拙?”
明澜可惜道,“如果失利了,那赵皇后和太子的日子就好过量了。”
明澜眉头一沉,如果魏国公立沈三老爷为世子,那柳妃就毫不会有和李贵妃她们对抗的权势了,固然她和柳妃交好,可她毕竟隔了一层,离王府连皇位都不要,莫非还在乎谁坐天子吗?
楚离提到太后,明澜就在回想宿世了。
至此,以肃宁侯和沈大老爷为首的柳贤妃一党权势做大是必定的了。
朝廷上变幻莫测,锦华轩内几近没受甚么影响。
这下,明澜心都沉了,赵老太傅亲身出马,必定会代表赵皇后和太子对魏国公许下承诺,比如封王,如许的引诱,魏国公一定抵当的住,何况,人家没准儿就有让三老爷承爵的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