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酒楼的伴计死了,再加上河豚鱼有毒是人所周知的事,也就没有持续往下查。
两人一起中了毒,不过沈大少爷运气好,有楚三少爷救他,沈二少爷却被毒死了。
长公主对信上的事将信将疑,但考证真假对她来讲太简朴了,她决定试一试。
在外人看来,柳贤妃和李贵妃联手了,让魏国公府大少爷迎娶凌柔公主,更是给她们的联盟加固了几分。
不傲气的公主,还真没人看的上眼。
不得不说,柳贤妃自打碰到明澜,生了小皇子以后,人生就开了挂。
太后思岑了会儿,就让徐嬷嬷出宫给长公主传话。
对柳贤妃和李贵妃来讲,都是功德一桩。
魏国公府大太太略坐了会儿就筹算回府,这时候李贵妃来了,并且是奔着她来的。
可一旦联婚,李贵妃哪怕是看着女儿的面子上,也不会对柳贤妃如何啊。
提笔沾墨,魏国公府大太太写了一封信,让丫环找人送到长公主府。
并且信上也写了,如何证明沈二少爷是因为沈三少爷死的。
太后让长公主撤除你们。
这些对话,恰好被玉阙偷听的清清楚楚。
可如果真是被毒死的,长公主能不替儿子报仇吗?
在朝臣们看来,柳贤妃身后有离王世子妃做背景,皇上也在搀扶她,现在乃至将凤印交给了她……朝臣们心底都有了几分衡量。
李贵妃和赵皇后斗了将近二十年,到比来才接过凤印,一偿夙愿,固然皇上让柳贤妃帮手她,但柳贤妃底子不管事,李贵妃说甚么就是甚么,哪怕她有定见,她也不辩驳,整日以逗小皇子为乐。
现在清柔公主出事,因为她没有正儿八经的插手过办理后宫,这把火也就烧不到她头上来。
并且沈大太太不止在信上写了沈二少爷是被沈三少爷害死的,并且加了一句,长乐郡主是赵皇后派人杀的。
这事就一向搁置,但沈大太太一日没忘。
固然李贵妃和柳贤妃联手,是大师都晓得的事,但在后宫联手那只是权宜之计,等李贵妃操纵完柳贤妃,斗垮赵皇后以后,就会一脚将柳贤妃揣开,除以后快。
真是天上掉馅饼,吧嗒一下砸在了柳贤妃脑门上,别人眼巴巴的恋慕妒忌恨,偏柳贤妃嫌脑袋被砸疼了,执意不要,几乎触怒皇上。
魏国公府大太太叮咛柳贤妃,小事她做主就算了,如果碰到甚么大事,必然要问过赵皇后和李贵妃的意义,不明着问,起码也要旁敲侧击一番,碰到难堪的事,切忌强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