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之余,李青不由感慨:“这娘们儿手腕真的顶,就这么润物无声的处理了。”
“哎……别走啊,再聊会儿啊。”
实在朱棣也没少费钱,并且比建文花的还猛,但他花的钱,几近都用到了正处,这一点,确切比建文强。
汉王就藩,文臣欢乐,武将沉默,总之,大事定矣!
朱棣这么做,也是为了安抚武将,趁便压压文臣气势,免得他们对劲失色。
“好,那就给你开一个。”
——娶张玉之子,张辅之女。
李青挠了挠头,“皇上考虑的也是。”
赵王、汉王前后就藩,京师就剩一个小胖,朝堂安静下来,文臣干劲儿实足。
朱棣待其分开大殿,朝李青笑道:“此人还能够,反面文臣沆瀣一气,心肠不错。”
“嗯,这个好。”朱棣大点其头,“你转头尽快筹办个预案出来,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说来听听。”朱棣来了精力。
这一来,建国勋贵、靖难功臣,都和太子搭上了线儿,他日小胖即位,他们就是国戚。
天下需求管理,而管理天下需求文臣,就如户籍制压的百姓没有奔头,若让文臣没了奔头儿,那就得不偿失了。
“朕正要找你呢。”朱棣拉住他,“走,去御书房说。”
李青点头,问道:“皇上,咱大明的国库还够支撑吗?”
“漠北还未安定,如此做太寒民气了,不成不成。”
……
夏原吉无法点头,藩王报酬不减,军队亦不裁人,却只冲着文臣职位,皇上如此重武轻文,让他满心无法。
“这个……”李青砸吧砸吧嘴,无言以对。
小胖固然扶不动了,朱棣却也没有完整放弃,给他安排了两桩婚事。
不过降赋税虽有弊,却也无益,百姓的糊口越来越好了,能够预感,大明的人丁即将迎来增加。
朕还没花呢,就没钱了!”
“这个朕已经知会夏原吉了,你大可放心。”朱棣道,“你放心弄织造局就成,至于瓷窑……既然你忙不过来,朕找其别人办就是。”
朱棣叹了口气,道:“朕现在,只能寄但愿于海上互市大赚一笔。”
——娶郭英之子,郭铭之女。
大明赋税本就不高,颠末持续降税,国库虽不至于入不敷出,却也没多少残剩。
沉吟半晌,李青道,“织造局还行,但瓷器、茶叶甚么的臣不懂,也兼顾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