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跟上李青法度,无法道:“我也有想过,但父亲不让我这么早插手政事,也不让我跟他学。”
“再过个三五天就能煮来吃了,你要想吃,到时候过来。”
“好吧!”朱瞻基没获得料想中的秘笈,有些绝望,转而又对玉米来了兴趣儿,“青伯,你不是说过了莳植的时候了吗,如何还能种啊?”
不,我留手了,不然一棍就能打死你……李青笑道,“多练练,青伯我练了大半辈子了,你才练多久?”
“招式都全交给你了,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李青好笑道,“年青人,还得练。”
“嗯,死好几年了。”李青张口就来,归正老头子也听不见。
一口咬下去,嫩滑爽口,玉米本身的鲜香搭配排骨的肉香,怎一个美字了得。
朱瞻基信心满满,长棍往地上一杵,傲然道:“青伯,你是长辈你先来。”
“好吃。”李青笑着点头,大多别致食材,第一次吃都好吃。
何况,嫩玉米煮熟味道本来就不错,如果再配上排骨一起熬炖,口味更佳。
“好吃今后常来。”李青说了句客气话。
“青伯还真是宝刀不老啊!”朱瞻基收起长棍,吁了口气,“既如此,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青叔你也别让着我。”
但,底子不可。
“不消,青伯这把老骨头还结实着呢。”
李青笑着点头,“对帝王而言,掌控住风雅略就够了,若事必躬亲,那要百官何用?”
那吃相……有乃父之风!
吃饱喝足,他又来了劲儿,“青伯,我们试吧试吧?”
……
朱瞻基耍了一套夺命十三枪,“青伯,如何?”
“好。”李青带着对长辈宠溺的口气,“想吃甚么我让人去做。”
李青指了指一旁的挪动大帐篷,“的确是过了莳植的最好机会,不过我能够缔造前提啊!”
朱瞻基耍了半天枪,饥肠辘辘,当即撸起袖子筹办开造,俄然又被京彩吸引,猎奇道:“青伯这是……咸鸭蛋?”
眼下已是秋末,在金陵,恰是一年四时中气候最恼人的时候,拿上一本永乐大典,靠在躺椅上翻看着,偶尔指导一下朱瞻基,非常得趣儿。
“不让你跟他学?”
“那就试吧试吧!”
“客随主便,我吃甚么都成。”朱瞻基嘿嘿一笑,提起红缨枪又耍了起来。
“青伯,我是给我爹带的。”朱瞻基一脸大孝子模样,“我爹整天忙政务,那么辛苦,我想让他白叟家也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