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耍了一会儿,扛着枪乐呵呵地回家了。
于谦坐在马背上,颠得他非常难受,浑身像是散了架普通,但兴趣却很高,这类风景他以往未曾见过。
“你转头再让人做一杆,时候上完整来得及。”李青爱不释手,“这杆抢归我了。”
相处了这么久,他对这位尚书有了必然体味。
冬去春来,雪人熔化,目之所及,朝气勃勃。
李青掰动手指头算了算,招降乃儿不花一次,捕鱼儿海一次,靖难后一次随蓝玉出征,两次随朱棣亲征,“算上此次,第六次了。”
“坐。”李青提起茶壶倒了杯温茶,推到于谦面前。
于谦点头:“当时候还来得及,下官去交代一下百姓迁徙事件。”
在此期间,兵部都给事中忙得脚不沾地,几近跑断了腿儿。
天空湛蓝,水草碧绿,视野开阔,一望无垠。
“你卖力的事,交代给给事中。”李青不容回绝,“跟着我就是。”
‘锵啷啷……’刀出鞘声紧随厥后。
明军将士,手握长矛、高舞刀剑,整齐齐截的‘杀’字喊出口,惊天动地,气冲云霄。
李青带着三女在把都城热烈的处所逛了个遍,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嗯,去忙吧!”李青道,“忙完后就不消来衙门了,好好歇两天。”
“骑过,但马术普通。”于谦为莫非,“从没骑过这么久。”
于谦挠了挠头,不明白这话的意义,但明白此次北伐,他不去是不可了。
李青望着雪人,望了好久好久。
李青笑了笑,“过会儿就傍晚了,早晨好好歇息一下,这才刚开端呢。”
于谦怔了怔,拱手称谢,“下官辞职。”
时隔七年,天子再次御驾亲征,将士们个个冲动。
“敢问尚书大人,何时解缆?”
“你能有如此憬悟,便已超出了很多人。”李青笑道,“没经历过也无妨,此次不就是带你经历嘛,呵呵……技不压身!”
——对谁都不客气,一旦客气,准没功德儿。
李青懒得听他巴拉巴拉,伸手拿过长枪,来到院里耍了耍,别说,真好用。
“还风俗吗?”
六十多岁朱棣威武不减当年,腰挎宝刀,甲胄在身,尽显大帝风采。
“此次北伐,你随本官一起。”李青开门见山。
好东西到了他手里,岂能再还归去。
李青笑道:“放心,我拿品德包管。”
“好了,转头我再教你两招。”李青没好气道,“瞧你这吝啬劲儿。”
于谦拱了拱手,“下官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