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光亮正大的杀,现在鞑靼势大,瓦剌尚需安抚,你有没有体例,让他不明不白的死,且不会让人思疑,是咱大明动的手?”
汉人有句古话:既来之,则安之;乞降之事大可从长计议。”
惊骇的同时,也大为恼火,大明的天子如何如此没品?
“是…是的。”
巴拉巴拉……
“皇上,现在如何办?”
“两国?”朱棣杀机更浓,“一个小小的瓦剌,也敢跟大明平起平坐?”
汉人的古话不是识时务者为豪杰吗……也先一脸懵,但有一点他能够肯定,那就是这个面具男,不是啥好人。
李青见状,嘴角出现一抹笑意,这下不会有错了。
~
朱棣大怒,当场就要宰了这厮,因为这货把他的摆设全部都打乱了。
也先诚心道:“天子陛下,您也不想看到蒙古同一吧?
也先拱手道:“还请天子陛下早下定夺,现在我们两军厮杀,岂不是让鞑靼坐收渔翁之利?”
“闭嘴!”朱棣打断阿失贴木儿的滚滚不断,强压着肝火,咬牙道,“朕问,你答!”
本来朱棣的假想是,主打鞑靼,次打瓦剌,兀良哈留着不动,让其为了保存,与瓦剌联手抵抗鞑靼。
“回天子陛下,小臣…真不晓得。”阿失贴木儿点头,“小臣只晓得瓦剌营地地点,这还是阿鲁台奉告小臣的。”
于大明而言,草原不竭内斗,才无益于大明,不是吗?”
他绕开李青,朝朱棣道,“天子陛下,鞑靼号称蒙古正统,在草原上的号令力无与伦比,若天子陛下承诺瓦剌归附,瓦剌愿做大明鹰犬,看住这头恶狼。”
朱棣懒懒道,“一个毛头小子来乞降,亏脱欢想得出来,他若亲身过来,朕或答应以考虑一下。”
瓦剌会竭尽尽力地帮忙兀良哈,抢回他们的族人,减弱鞑靼权势,更好为大明抵当鞑靼。”
被人直呼父亲,爷爷大名,也先胸中涌起一股肝火,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朱棣也惊奇地瞥了李青一眼,不明白他这是在搞甚么花样。
“鞑靼大营在哪儿?”朱棣问。
却在这时,李青抢先开口,并说了句在场几人都摸不着脑筋的话。
到底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存亡关头,如何不怕。
李青总算是明白,为何先前那一仗,会那般分歧常理。
朱棣神采丢脸起来,没想到这一问,竟问出个惊天大奥妙出来,李青也不由心中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