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之上,永久不要顺着政敌的话说,不然最多也就只能保持不输,底子赢不了。
李青大感惊奇,这和稀泥的熟行,今儿如何不甩锅了?
“永青侯此言差矣。”礼部郎中出班,“导致天下大乱的不是齐方黄三人,而是建文,是他的无能才让社稷动乱,但三人的忠君之心有目共睹。”
顿了顿,“皇上刚驾崩,他们就出来挑事,其本质不过是为了摸索你的底线,你若让步,后续另有更多的让步。”
现现在,朱棣刚死,就有人不循分起来,打着建文忠臣的名义,欲行三人曾所行之事。
群臣面面相觑,尽皆无言。
蹇义哼道:“齐方黄三人,激进鼎新,导致天下大乱,不是甚么好人。”
“太子,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三人已经盖棺定论,万不成让其昭雪。”李青正色道,“一旦让其得逞,后续将会有无穷无尽的费事。”
认识到话中语病,李青改口,“他们祸乱朝纲,导致天下大乱,也配得上忠臣?”
在这件事上,朱瞻基和李青目标分歧。
“……”朱瞻基不爽道:“岂不闻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李青呵呵一笑,继而将锋芒指向蹇义:“蹇尚书觉得如何?”
他自认一辈子积善性善,没少做善事,真不知是做了甚么孽,碰到李青这么个祸害。
“大抵是因为我品德好,长得帅,会来事,才气强……”
——强大文官个人!
“三位尚书言之有理。”小胖借坡下驴,淡淡道:“此事休要再提,众卿可另有本奏?”
“但是……”
小胖当机立断:“散朝。”
……
李青没答复这个郎中,继而抛出了一个新题目,直指实权最大的两个尚书:
“是啊爹,我但是承诺过皇爷爷,不让三人翻身。”朱瞻基拥戴道,“你可莫要心慈手软,他们这是假借为齐方黄昭雪,继而颠覆爷爷新政,为规复三人之前的荒唐事做筹办。”
他在朝堂上混了这么久,又岂是白给的?
“瞻基,你还是年青……”
他全然忘了早朝上,他摆蹇义一道的事儿了,那行动和朱瞻基没啥辨别。
……
李青你@#¥%……蹇义暗骂:老子啥时候跟你定见分歧了?
“李青说的不错。”朱瞻基点头:“一步不能让,爹,你交给我,我给你办得漂标致亮的。”
到底是不粘锅的熟行,吏部天官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你要多重视身材。”李青道,“那群人还没开端作妖呢,你可不能提早累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