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执掌着军队的帝王而言,讲不讲理全在他一念之间。
李青回过神,讶然道:“你如何晓得?”
且恰好能够借着此次机遇,稳固本身的职位,朱瞻基哪儿肯放过,此次征讨二叔,他当仁不让。
~
“嗯,这么好的镀金机遇,我想让他沾叨光。”李青直言不讳,“他日我退休后,唯有他能顶替。”
太子乃国本,对一个天子来讲,没有子嗣绝对是一大硬伤。
老杨头毛遂自荐,气得蹇义吹胡子瞪眼。
“嗯。”朱瞻基道,“此次平叛,你跟我一起。”
少顷,蹇义出班道:“皇上,汉王在军中影响甚广,为保险起见,应派有分量的文官督战,以免军中有人三心二意。”
……
“臣附议。”杨士奇出班,“臣鄙人,愿为皇上分忧解难。”
李青笑了笑:“此次和以往分歧,最迟一个月,快的话二十天内就能返来。”
朱瞻基自发品德遭到踩踏,有些恼羞成怒,猛一拍御案,怒道:“你们频频停滞朕亲征,是何企图?”
朱瞻基悄悄嘲笑:我是天子,跟你们讲不讲理,我说了算。
朱瞻基扫了眼群臣,淡淡道:“诸卿觉得,派谁合适?”
宣德朝的朝局,和建文朝底子不是一码事,第一,藩王已经废了,第二,朱瞻基节制得住军队。
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
……
“比如……?”
“皇上亦有太祖、太宗之才,然,此一时,彼一时也。”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说道,“太宗北伐,由先帝监国,若皇上亲征,该由何人监国?”
以制止,我们出征在外,被人偷了家。”
“呃……愿还是不肯啊?”
“你真愿往?”朱瞻基斜睨着他。
“于谦?”
中殿。
群臣面面相觑,都不知该如何接话。
早朝过后,朱瞻基换上一身战甲来到校场,看着威风凛冽的数万将士,意气风发。
“皇上你找我?”
“臣等冤枉。”
朱瞻基笑了:“卿之所言,甚是有理!”
此次亲征带的兵不算多,仅三万五千精兵,打一个小小的乐安,绝对是杀鸡用宰牛刀。
朱瞻基脸上暴露一丝笑意,“既然如此,那朕亲征!”
他的权力,可比他父亲强了太多太多。
李青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
群臣内心跟明镜儿似的,他们笃定朱瞻基不会让越王监国。
平常百姓生不出儿子都会脸上无光,乃至遭人嗤笑,何况是一代帝王。
朝臣的权力是自下而上,天子的权力则是自上而下,只要将上层官员尽数掌控在手中,那这个天子,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九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