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轻笑:“闵珪是李阁老的同年,史琳和谢阁老是余姚同亲。也难怪三位大人分歧意同时夺职这两人。”
刘孝吓得脖子一缩。
“这个镀金镯子是我先看中!”一名大妈死拽着镯子不放手。
“罢闵珪、史琳摆布都御史,调南京刑部尚书戴珊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弘治帝破天荒地让高凤到文渊阁传旨。
李晴双眼迸发光芒:“每种格式都给本公子来一套。”
“嗨,谨慎崩掉你们的牙。那是丙级金,只含有三成的金子。”
弹劾太子需求真凭实据。憋屈的都察院御史们顶着盛暑四周反击,不但没找到熟行厂的把柄,反而激起民愤被弘治帝痛骂。
“就算他们真把内宫的工艺拿出去卖。陛下也不会定罪。”陈宽回身拜别,“我们的合作到此为止。”
陈宽和李东阳脸上赤色全无。
高凤把银作局的工匠交给刘孝:“咱家奉告了皇爷,皇爷把银作局统统的工匠都派过来。记得,这些工匠是临时借给熟行厂,完过后不准强留。”
在五城兵马司的帮忙下,刘孝等人在保大坊门口摆了个摊。遮阳棚挡住炎炎骄阳,挡不住百姓们抢购的高潮。
小吏们绝望而归。
“这不是景泰蓝!看着像罢了。景泰蓝工艺比这庞大。”陈宽面无神采地把李晴买的头饰还给李东阳。
8月的京师闷热难当,熟行厂出品的万金油卖脱销。上至弘治帝,下到浅显百姓,人手一盒。固然才卖二十文一盒,但也让熟行厂回了些血。
在百姓眼中,熟行厂的呈现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比之前好。现在都察院弹劾熟行厂,要让熟行厂关门。作坊十万多工人先不承诺。关了熟行厂就是要让他们重新过苦日子。
小吏们觉得抓到熟行厂发卖金银的证据,乐滋滋的上前采办证据。
“别看了,内里是铜。用万金油赚来的铜钱熔化的。这是最新的镀金工艺。当然,熟行厂没多少金子百姓也买不起贵的,内里的那层金子纯度不高。”
“熟行厂开价童叟无欺!”卖货的人驯良地说。
高凤拿着内阁的票拟跑了趟吏部。三天后,戴珊从应天府回京述职。算算时候,此时朝廷的新调令还未传到应天。朝臣们后知后觉,本来15位御史‘被心疾’的时候,弘治帝就做了换人的决定。闵珪、史琳亲手把把柄递给弘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