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赵盾代替国君会盟,开了诸侯国会盟的先河。赵盾也因为此次会盟被载入史册。此次会盟,使赵盾名声大噪。

鲁国事周公旦的封国,与周王室干系不普通。毛伯卫不虚此行,从鲁国要来了一些财帛。周襄王的尸体,在来年仲春才下葬。

这就是秦晋间的令狐之战。迎立姬雍的先蔑和士会,那里会想到赵盾闹这么一出。两人只好跟着崩溃的秦军,逃往秦国出亡。

运气多舛的郑国,不得不再次归于晋国麾下。

赵盾亲率晋国将士,西出绛城迎击秦军。这与当年齐国齐襄公被杀后,在莒国的姜小白,和在鲁国的姜纠争夺君位,有异曲同工之处。新继位的秦国国君秦康公,是姬雍的娘舅。为了接收当年送重耳回晋国继位的经验,秦康公还给姬雍多派了些人马。

到这里,春秋期间已经呈现了三位霸主,别离是齐桓公、晋文公和秦穆公。而弱势的宋襄公,影响力和存在感太低了。

靠弑父夺位的楚穆王,当即洞察到了此中的奥妙。赵盾独揽晋国大权,晋灵公就会被束之高阁。晋国公室内部,必然会出乱子。晋海内哄楚国求之不得,因为晋海内哄无益于楚国北进中原。

赚了实惠,有了面子,赵盾这才号令晋军撤兵。

别看晋国没有救济郑国,攻打郑国却非常及时。不过因为担忧楚军的强大,以是赵盾结合了卫国、宋国和许国等中原诸侯国的兵力。两强相争,结果难以预感,楚穆王号令楚军撤离郑国。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归天。一些晋国大臣,筹办驱逐在秦国为质的姬雍返国继位。但晋襄公的遗孀穆嬴,抱着一个小孩子,哭哭啼啼跑到赵盾家里,非要让赵盾立怀里的姬夷皋为国君不成。春秋小的姬夷皋是晋襄公的嫡子,姬雍是晋襄公的庶弟。

这一年周襄王归天,儿子姬壬臣继位,就是周顷王。这时的周王室,已经在洛邑存在了150年。一门心机争霸的诸侯国们,那里还会想到周天子。只要王室内哄,才会呼唤国君们帮手。

赵盾立姬夷皋为国君,因其本来就是太子。继位的小孩子姬夷皋,就是晋灵公。赵盾因为拥立之功,被任命为中军将,先克为中军佐,荀林父为上军佐,先蔑为下军将,先都为下军佐。

晋襄公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将,赵盾为中军佐;先克为上军将,箕郑父为上军佐;荀林父为下军将,先蔑为下军佐,这就是晋国新的六卿将佐。这个时候的赵盾,有三十多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