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晋楚争夺郑国[第2页/共3页]

这些年郑国、陈国等中原诸侯国,时而归晋,时而降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晋国来打,顿时归附晋国;楚国来攻,顿时投降楚国。归正归附谁、投降谁,也没多大辨别,不都是进贡称臣?

晋成公归天后,儿子姬据继位,就是晋景公。

郑襄公无法,只好又与晋国签订合约。看起来,像郑国、陈国、宋国、许国等强大的诸侯国,只要筹办两份投降书就行了。

楚庄王觉得,晋国国丧期间,必然疏于防备,更不成能有救济郑国的筹算。恰是基于如许的设法,楚庄王才不顾北方的酷寒,带领雄师攻打郑国。让楚庄王想不到的是,晋军不但来了,还是晋国正卿、中军将郤缺,亲身带领晋军前来救济郑国。

一年后,公元前599年夏天,带着没有攻灭莱国的遗憾,齐惠公归天。儿子姜无野继位,就是齐顷公。

赵盾归天,晋成公终究有了独立自主的机遇。公元前600年玄月,晋成公在郑国的扈邑,调集宋国、郑国、卫国和曹国,加上晋国共五国会盟。因陈国又投奔了楚国,晋成公决定讨伐陈国。

郑国军队占有天时、天时、人和的上风,加上郤缺带领的晋军,把楚庄王带领的楚军打得大败。柳棼之战的胜利,是晋国的赵盾和晋成公前后归天后,晋军获得的第一次对楚军的胜利。

全部春秋战国期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青泥的规律不竭呈现。那些连青泥也吃不上的,最后只能被兼并。

最广大为怀的,莫过于秦国;最六亲不认的,莫过于楚国。楚武王时被任命为莫敖的屈瑕,因在公元前699年攻打罗国的战役中,被罗国、卢戎联军打败,不得不在返国途中自缢身亡。

晋国、楚邦交兵,东方的齐国、鲁国也没闲着。这年夏天,齐惠公亲身带领齐国雄师,又一次攻打莱国。可惜齐惠公流年倒霉,在攻打梁国途中抱病,不得不返回齐国。

齐国的目标,是东南的邻国莒国。鲁国的目标,是东南的邻国邾国。公元前599年,鲁国出兵攻打邾国。

这年春季,鲁国一举攻灭了附庸国根牟。

跟着赵盾、栾盾的前后离世,晋国的六卿职位产生了很大窜改。郤缺为中军将,荀林父为中军佐;先榖为上军将,士会为上军佐;赵朔为下军将,栾书为下军佐。栾书,是栾盾的儿子。

得知郑国出尔反尔,又投奔了楚国,晋国君臣大怒。晋景公调派晋军,再一次出兵郑国。这一次可不是救郑,而是攻打郑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