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段见局势已去,从京邑带领少数侍从逃往鄢城遁藏。公子吕带领的雄师,随后包抄了鄢城。不过,还是开了一个城门,以便让姬段逃出鄢城。公然,姬段没法在鄢城安身,又逃往共国。
郑国固然不大,但从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姬友开端,直到第二任国君郑武公姬掘突,再到刚继位的第三任国君姬寤生,祖孙三代都不是善茬,都是克意进取、敢作敢为、说一不二的君主。
攻打姬段,是在公元前722年,即寤生继位的第二十二年。如果寤生尽早平叛,也不会让姬段成了气候。就是顾及母亲武姜的感受,才迟迟没有出兵讨伐。寤生的哑忍和漂亮,可见一斑。
为了和缓武姜与寤生的母子干系,城颍守将颍考叔别出机杼,这才有了寤生“掘地见母”的典故。武姜谅解了儿子寤生,儿子寤生也谅解了母亲武姜。很快,寤生派人把母亲接回新郑。
姬余臣被杀后,上的谥号是携,姬余臣就是周携王。这个“携”字很成心机,莫非是与姬宜臼联袂共进,一起管理天下?不管如何说,一个“携”字,充分辩了然当时双王并立的难堪局面。
但姬段不管这一套,大张旗鼓开端了京邑的根本设施扶植。城墙高大、丰富,城墙、城楼上各种防护设施一应俱全。如此大动兵戈,全部郑都城晓得了。大臣祭仲,也就是被称为祭足的那位,劝国君寤生从速采纳决然办法,不然养虎为患,结果严峻。
不管承认不承认,归正这个少数人承认的周王,一向当了二十年西周的周王。国无二主,天无二日。忍无可忍的晋国国君晋文侯姬仇,派兵攻杀了姬余臣,这才结束了双王并立的局面。
当然,寤生并没有束手待毙,等着姬段来掠取君位。姬段多年来在练习人马,寤生也在厉兵秣马,随时筹办与姬段决斗。
直到姬仇杀死姬余臣的公元前750年,姬宜臼才真正成为天下共主。不但是周王室内斗,各诸侯海内部的争权夺利,能够说司空见惯。姬寤生与其弟姬段的争夺,是诸侯国争权夺利的缩影。
姬友和姬掘突,父子俩前后担负周王朝的卿士。姬友担负的是西周最后一任卿士,而姬掘突担负的是东周第一任卿士。但是,面对郑国咄咄逼人的势头,姬宜臼惊骇了,他不筹算让继位为郑国国君的姬寤生,持续担负东周卿士,在群臣劝说下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