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帝师王越,仁者无敌![第1页/共4页]

有人说萧逸文武双全,对内发挥仁政、爱民如子,对外讨伐诸侯、开疆拓土,乃是天赐汉家之神将,祷告他长命百岁!

“他们是双水村的车队,速速让开,城门放行!”

早在卧虎山之时,萧逸就与梁小鱼合股,做起了‘无愁酒’的买卖,这些年行销天下,称的上日进斗金了,无愁侯府在西凉有金矿、牧场,在徐州另有晒盐场,也都带来大笔支出!

黄巾之乱以来,比年交战、人丁锐减,地盘荒凉、粮食完善,原有的田赋轨制也荡然无存了,曹操在朝以来,实施屯田轨制,招募流民、开开荒地,积草屯粮,征讨四方!

不客气的说,以无愁侯府的家业,萧逸就是生十个败家子、连着败上十辈子,也是破钞不尽的,天然不会剥削耕户们了,反而要善待布衣,换一个好的口碑!

可惜汉室陵夷,天子暗弱无能,没法把握住此人,一个好好的治世能臣,变成了乱世奸雄,时也?命也?运也!”

车队过了护城河,并没有去队尾等待,而是直奔城门口而去,第一辆车上的白发庄头,从怀中取出一面身份铜牌,交给守城官兵检察后,立即畅行无阻、就连查抄也免了!

“哒!--哒!哒!”

这些年来,王越云游四方,除了进一步磨练剑术,也做了很多除暴安良之事,此次前来许昌城,乃是受老友杨彪所请,来杀一个大人物--萧逸!

汉初民生凋敝,故而轻徭薄税,文帝时为十五税一,景帝时田租减半,改成三十税一,农夫的承担非常轻,有充足的粮食哺育后代,因此人丁大量增加,社会极其繁华,这才初创了‘文景之治!’

老者头戴竹斗笠、身穿粗布衣,足蹬草履鞋,脸上刻满了风霜之色,头发也大半斑白了,不管穿戴、面貌、气质……与普通乡间老农无异呢!

许昌城四周的良田,多数是权贵们的私领,农户们收成以后,除了遴选最好的粟米、麦子上交田租,还要筹办肥羊、肥猪、鲜鱼、生果……送到城内仆人家,谓之曰:贡献!

有人不由问了,无愁侯府人丁浩繁,糊口也算是奢糜了,萧逸的俸禄有限、又不剥削基层耕户,财帛从何而来呢,答案两样:一赚、二抢!

短促的马蹄声中,白虎大街上来了一支步队,盔明甲亮、器宇轩昂,行列也非常整齐,不过吗,顿时骑士不是男儿郎,而是十七八岁的美娇娘--娘子军!

在王越看来呢,一个小小的山野村庄,交纳如此多的‘贡献’,糊口必定非常凄苦,而无愁侯府讹诈无度,则是残暴不仁的权贵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