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必犒赏,军中铁律,何况后勤供应之功,不在冲锋陷阵之下,是以萧逸犒赏了三县官吏,又是记过进爵、又是下款项雨!
“诺!”
“下官们参拜大司马--繁华永享、公侯万代!”
学子们没有停手,持续盘点三县帐目,把内里的黑帐、花帐、变天帐……十足找了出来,最后列出一份清单,交到了萧逸的手中。
实在曹营崛起之初,非常的正视吏治,也出现出很多清官、好官,深受百姓百姓的恋慕,不然也不能十余年间,就横扫了中原之地,之以是赃官贪吏横行,也是有多种启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在学府学习多年,也该为国度着力了,现在三县职位出缺,有谁毛遂自荐的吗?
“阳城县交粮三万八千斛,实际征收七万三千斛,赋税钱多征五成不足,还操纵运粮车队,私运谋取暴利……”
大司马犒赏官吏们,不是变相嘉奖他们的行动,此事如果鼓吹开来,天下官吏皆化身虎狼矣,只要少数人猜到了,大司马的行事气势--有功必赏,有错不饶呀!
成果就是:朝廷民风日下,赃官贪吏成群,而百姓们饱受剥削,日子苦不堪言,乃至呈现了大范围民变,曹军南征惨败而归,这也是首要启事之一!
县令者,又叫做‘百里侯’,执掌周遭百里的大权,名副实在的父母官,莫非我学府后辈,没一个勇于担负的吗?”
眼看黑帐暴光了,三县官吏吓得跪倒在地,不竭用各种借口敷衍,但愿能蒙混过关,归正‘官’字两个口,如何说都有事理!
之前曹营征讨四方,曹操主持大局,郭嘉运筹帷幄,萧逸临阵批示,荀彧、荀攸则坐镇火线,一边安抚百姓,抽调赋税,一边运送军器、粮草,源源不竭供应雄师,故而曹军屡战屡胜!
或许是看贯了大司马杀人,面对几十具血肉恍惚的尸身,四周的将士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迟误吃肉喝酒,只要崔钧、石韬、孟建神采惨白,差一点呕吐了出来,又强行压归去了。
再说了,大司马方才命令嘉奖,总不能转眼就奖惩吧,岂不是自打耳光吗,因为官吏们暗里判定,应当是板子高高举起、悄悄落下就是了。
可官吏们欢畅了,饥民们却哭了,公然是官官相护、天下乌鸦普通黑呀,上位者眼中只要江山功业、醇酒美人,何时顾虑过百姓百姓?
“门生陈勋……”
“呵呵--贪污赋税、压榨百姓,乃至于民变四起,还敢花言巧语告饶--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