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主公,然末将不敢受此犒赏!”
昔日桓帝、灵帝之时,外戚擅权,寺人酿祸,导致朝政混乱,国势江河日下,终究导致了黄巾之乱,兵戈四起,民不聊生!
天下大乱,百姓无主,以统之肤见,主公理应顺天应人,进大王之位,而后号令四方,以逃民贼,事不宜迟,便请择期!”
刘备思来想去,为了完成本身的大业,必须犒赏有功之士,还得重重犒赏才行,至于犒赏之物吗,只要挖肉补疮了。
对于赵云心念百姓,拒不受重赏的行动,其他文武群臣很佩服、很赞美,的确是五体投地了。
也有法正、李严、吴懿、吴兰、李恢、张翼、秦宓、邓芝、杨洪等益州新降之臣,黄权亦位列此中,位置还比较靠前。
董贼方灭,曹贼又起,上欺天子,下压百官,恃强凌弱,苛虐生灵,其风险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又逼封魏王,其篡汉自主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大战开端之前,很多百姓都逃离了,城内的府库、商店虽化为灰烬,城外财产却未受涉及,多数是无缺无损的,数量也非常可观!
没想一场大火下来,把成都城烧成了废墟,府库皆化为了灰烬,连用饭都快成题目了,又拿甚么犒赏呢?
赏功者,莫过于加官进爵、妻财子禄,此乃古今常例,可刘备脸上笑容不竭,心中却悄悄叫苦,因为本身正面对一个困难--赏无可赏!
然前人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现在三分天下,主公已有其一,然官不过州牧,爵不过乡侯,岂不是大材小用呼?
谁也没有想到,赵云回绝了犒赏,还说出如许一番话来,其大义凛然之威、至公忘我之心,让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子龙忠义双全,更有仁爱之心,真乃伟丈夫也,若能大家如此,备何愁大业不成?
另一边,在赵云的提示下,刘备也认识到了,挖肉补疮的做法不成取,那样会伤害无数百姓的好处,进而落空民气!
成都的纺织、煮盐、冶铁,茶叶、金银器、漆器等行业发财,不但城内商店林立、繁华富庶,城外另有很多庄园、良田、盐井、作坊、茶园、桑林之类!
刘备是荆州牧、兼领益州牧,也算是封疆大吏了,遵循汉家的轨制,能够任命别驾、治中、主簿、太守、县令、杂号将军之类官职!
“此番入川,子龙居功至伟,特犒赏庄园、茶园各十座,上等良田两千倾、桑树八千株,并桑农、茶农各五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