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会上,一些精通《溜须经》、《拍马传》的臣子,几次的举杯敬酒,歌功颂德之声不竭,几近把曹丕捧到天上去了。
最好以庐江郡为钓饵,吸引吴军主力北上,在陆地上决斗毁灭之,魏军再大肆渡江南下,横扫江南各郡、县,可收事半功倍之奇效!
可惜萧逸这一番良苦用心,不是曹丕等人能够贯穿的,曹甲士马进入淮南以后,立即向庐江郡建议打击,不到一个月时候,就连克阳泉、安丰、六安、龙舒十几座城池,连战连捷,势不成挡!
劳烦子瑜转告吴王,若真为了江东百姓考虑,还望他早日渡江北上、纳土归降,朕当以兄弟之礼相待,并与之结为后代亲家,包管吴氏子孙永享繁华繁华!
一则:长江横贯东西,南北来往困难,留下庐江郡作为‘桥梁’,能够加强南、北两边人文交换,须知国土分裂并不成怕,民气分裂才是最可骇的!
“陛下有旨,召吴国使者觐见喽!”
凭心而论,这四项前提相称不错,如果魏国接管了,既得实惠,又得面子,完整能够班师班师了,但是曹丕会承诺吗?
其二,持续尊魏为宗主国,每年进贡黄金三万两,白银十万两,处所各种特产五百车!
如果冥顽不化吗,朕有百万虎狼之师,踏平江东不费吹灰之力,届时国灭城破、玉石俱焚,还望吴王好好考虑一下!”
“哈哈,吴王送来亲笔国书,可见却有媾和的诚意,不过朕之所图者,非庐江一郡之地,更不是海上几座小岛,而是天下一家,四海升平!
“哦,碧眼儿派人来了,恐怕是来乞降的,让他出去吧!”
……
“陛下,醒酒汤!”
…………
…………
固然媾和前提不错,可曹丕还是判定回绝了,一则,战局对魏军非常无益,完整没有寝兵的需求,何况本身另有杀招未出。
说话间,诸葛瑾取出一份国书,由侍从送到了曹丕手中,后者翻开细心旁观,国书内容很长,且是吴天孙权的亲笔。
诸葛瑾神采乌青的走了,不过这一趟也没白来,固然未能达成媾和,却探知曹军几分真假--君臣俱骄,外强中干,与当年的曹操如出一辙!
“外臣诸葛子瑜,奉我家吴王千岁之命,特来觐见大魏天子陛下!”
而后连饮了几杯美酒,又倒在本身身上少量,御带解开,龙袍弄乱,身材斜依在坐位上,做出一副对劲失色的半醉姿势,这才命令召见来使!